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人們手中的電子設備日新月異,而芯片作為電子設備的“中樞神經”,其重要意義自然不言而喻。芯片生產是一個點砂成金的過程,從砂子到晶圓再到芯片,價值密度直線飆升,制作工藝繁瑣復雜。蘊藏在一個個小的芯片中的,是無數匠人的心血,“中國芯”崛起了,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智造。近日,《對話新時代》欄目組有幸請到了一位資深專家,一起來分享他的中國芯。 ![]() 本期訪談嘉賓王海力,京微齊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擁有15年FPGA芯片及EDA軟件開發經驗。曾作為十二五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高端FPGA器件及EDA軟件工具,申請多項國際國內專利,發表多篇國際國內論文,出版一本國產FPGA芯片應用書籍,為研制自主可控的國產FPGA芯片做出重要貢獻。現任北京電子學會半導體委員會委員,國內專業雜志與學報審稿專家、集成電路相關產業聯盟委員等多項社會職務。FPGA(可編程器件)與CPU(中央處理器)、Memory(存儲器)被譽為集成電路技術頂峰的三大高端通用芯片。而我國的FPGA芯片則全部依賴于進口,這使得我國在通信電力、安防監控、國防軍工、航空航天、國家安全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都受到嚴重制約。為此,王海力博士下定決心,致力于FPGA芯片的研發及生產,制造中國人自己的芯片! 京微齊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進入自主研發、規模生產、批量銷售通用FPGA芯片及新一代異構可編程計算芯片的企業之一。公司團隊申請了近200件專利和專有技術(含近50件PCT/美國專利),具備獨立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其產品將FPGA與CPU、MCU、Memory、ASIC、AI等多種異構單元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實現了可編程、自重構、易擴展、廣適用、多集成、高可靠、強算力、長周期等特點。產品所服務的市場將迅速超過幾百億,而隨之衍生的終端模組、應用方案的市場規模將達數千億。得益于混合架構,這類芯片硬件結構可通過軟件來定義,產品能跟隨市場的需求發展而相應變化。相比傳統專用芯片平均2年的生命周期,應用于多個產業鏈的新型異構可編程計算芯片的生命周期可長達10年。 在未來,京微齊力還將繼續打造中國人自己的FPGA芯片去應用到各行各業。讓京微齊力的國產FPGA芯片將進入到全球應用生態圈中,幫助客戶快速發展,是每個京微人共同的愿景。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