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所見過或吃過的梨子,不是金黃就是青綠色的。聽說湖南省瀏陽市蕉溪鄉高升村村民于洪長種出來的梨子是紅色的,又甜又脆。帶著好奇心,9月16日記者前去采訪。來到于洪長家,只見客廳里擺滿了一婁一婁黃中泛紅,飯碗大的果子,遠看就像大蟠桃,細看碩果上映有福壽字跡, 正在裝箱的于洪長家人興高采烈說,這就是新西蘭紅梨。于洪長家種植這種梨已經6年了,今年才成功。主家選了幾個又紅又大的紅梨要記者品嘗,一口咬去,肉是脆脆的,比桃肉粗,水是甜甜的,比桃汁更甜,清香撲鼻----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于洪長在河南品嘗到了這種紅色的梨。“當時就感覺這種紅色梨子甜中帶酸,很好吃。”于洪長說,詢問后才知道,這是國家1998年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營養成分很高:少年經常食用,可以促進之力發育,補充鈣質,促進骨咯成長、促進身體正常發育。中老年人經常食用,可以軟化血管、潤肺止咳、保護心臟、增加心機活力、有防治高血脂、老血栓等心血管多種疾病的功效。有了第一次接觸,于洪長便對這種梨子產生了興趣,并暗自籌劃著自己的“紅梨”夢。2007年1月份,于洪長投資60多萬承包了屋后120畝山地,并從河南買回一批樹苗,開始了新西蘭紅梨的種植。 因為從未接觸過水果種植,盡管樹苗生長正常,但于洪長的種植并不算順利。2010年,本該是掛果的時間,果園卻是光禿禿的,一個果子都沒有結;2011年,掛果的樹苗雖然增多了一些,但是未到成熟期,梨子就出現了嚴重的掉果現象。
接連兩年種植失敗,于洪長并不甘心。2011年9月,借著去鄭州的一次交流機會,于洪長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經過專家講解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施肥和果園管理方面都還存在問題。”于洪長說,回家后他馬上進行了調整,去年果園終于有了起色,“雖然味道和色澤還有差距,但果園至少有一半的梨樹正常掛果了。”今年3月初,他經過多番打聽,特意到河南省高薪將農技師李含坤聘請了過來。
(責任編輯:admin)
“與普通的梨子不同,新西蘭紅梨含糖量更高,營養物質更為豐富。”李含坤介紹,為此,在培育過程中也有著更加嚴格的技術要求,像枝葉修剪、病蟲害防治、無公害肥料的配比、人工授粉、水果套袋和取袋等,如果處理不好都會影響到新西蘭紅梨的生長。“而今年正是通過這幾方面的改進,梨園的情況明顯得到了改善。”李含坤說,目前已經套袋7萬個,預計產量達4萬斤。 “現在剛剛開園 ,盡管新西蘭紅梨每斤零售15元,但入園采摘和電話預定的顧客已經達到了幾十個,全家人忙著接待客人。”與于洪長交談時,瀏陽市科技局領導陪同長沙市科技局領導前來視察。在湖南,于洪長是第一個成功種植新西蘭紅梨的,明年他還將進一步細化管理技術,將套袋數增加到25萬袋以上,總產量10萬斤以上,總產值150萬元左右,從而將新西蘭紅梨打造成為瀏陽市乃至湖南的特色水果。科技局領導稱贊于洪長敢于創新,為當地成功引進附加值很高的種植項目,科技部門將給與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