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烏江》之接力篇之一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西南在線新聞網訊 記者李才武】北源烏江,大山里的櫻桃花含苞待放。沿著當年中經聯播《發現烏江》報道的足跡,中國喀斯特記者頂著冬日嚴寒經野馬川鎮來到烏江源頭支流之一的貴州省赫章縣大花水,麻布河,下金山一帶尋訪烏江女神的風韻,感受神奇中國烏江的無窮魅力。
![]()
赫章有名的大花水:岸邊種植櫻桃,河中有著名的赫章白條魚。
據說大花水一帶不但櫻桃好,河中的白條魚更是很好吃,其味道鮮美無比。而當地人稱作白條魚的那種魚,不但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在北京的話,是無論如何吃不到的。如今因水環境污染等原因,其因其還是野生,故白條魚產量很是有限,因此這幾年來每市斤價格在當地就賣到了一百七八。在赫章縣城,有一家叫做九股水漁莊的,生意一直火爆,便是因了這白條魚的吸引力。走遍烏江北源,記者“突然發現”:神奇的喀斯特環境,使得在大大小小的烏江北源赫章無數的山溝河谷里,均可以悉數養殖這個味道鮮美無比的淡水魚種。假如這個白條魚賣到北京去,那將會為當地人換回多少經濟上的回報?在赫章,沒有人回答記者的這個提問。是啊,也許該用這句話來作個回答:山太高,擋住了貴州十萬大山深處的赫章人的視野。
![]()
通往新田村新寨的山路煞是驚險,下方就是野馬川的下金山。一到雨天,這條在山腰上刨出的路很難通行。
![]()
從新寨往野馬川方向趕夜路,真可謂寸步難行。
![]()
當地村民指生態菜園:沒有油路,養魚、種菜,再好的想法只能是想法。大花水、麻布河、金山一帶的群眾一直為路而苦。
烏江北源的水川流不息,關于赫章打造中國南方烏蒙淡水漁業之鄉的無盡設想,也在川流不息。站在大花水上游的野馬河畔掛滿了櫻桃路燈的野馬川農貿市場,使人徒生幾分憾意。
從大花水往下走,便是有名的“一橋三鄉”的麻布河了。麻布河大橋,是畢節市七星關區和赫章縣的交界,從這里往下游走,是赫章縣有名的大小天橋。麻布河兩岸地勢雄奇秀美加上河中有名的水產白條魚,使得這里發展旅游得天獨厚。就在七星關區的地界一方,有一座富于傳奇色彩的水神廟。據說不久后,由于河下游要修建夾巖水電站,兩岸很多地方將被淹沒。因此,很多當地人都在談論今后如何發展這河中的水產。
![]()
鮮為所知的鄉村。赫章發展鄉村旅游的好去處。
也就是在大花水與麻布河之間,有一個“夾角”處,這便是野馬川鎮的金山片區了。在這里,無論是種植櫻桃,養魚,養牛等,包括種植特色疏菜,這里都是上好的地方。然而因為路,還是因為路,多年來,這一帶的交通面貌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
從這里往下是野馬川鎮的金山片區。而從這里往右走,卻是油路一直修通的平山鄉后山片區。從后山片區往下,油路沒有了,只到麻布河邊,還是那種難行的砂土路面。
![]()
從這里通往上、下金山,簡直太冒險。“開小轎車下去?你別做夢了!”村民們說。
盡管當地很多人對于打造淡水漁業之鄉的設想默不作聲,大花水、麻布河一帶修路致富的夢卻一直沒有停息。要是有一條油路連通外界就好了,村民們紛紛告訴記者。
那么,大花水、麻布河、上下金山一帶的“老土路”何時才能變成村民們日思夜想眾盼所歸的富鄉油路呢?當地何時才能發展淡水漁業呢?對這些問題,記者還來不及多想,只能默默踏上行走烏江北源的下一站。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