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年金秋我們再來臨潼相會石榴園(圖)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狐網西安臨潼(盧木鳥)報道:金秋十月,臨潼不僅是國內外游客的必游之地,也是盛產石榴的基地。真可謂,游完美景秦始皇兵馬俑,皇家宮苑華清池,再去石榴園中盡情品嘗果農自種自銷的美味石榴。10月10日,筆者應西安某公司老總好友的邀請,一同去臨潼觀賞石榴園,從西安上高速行駛四十多分鐘便來到了石榴園。 據歷史記載:臨潼石榴具有悠久的歷史,引進初期,先在京都長安(今西安)御花園的“上林苑”和驪山的溫泉宮(今華清池)內種植,是供皇子后妃觀賞的。東晉潘岳稱之為“天下之奇樹,九洲之名果”。到了唐代,長安周圍石榴栽種已有相當規模。臨潼在長安以東二十五公里的地方,南依驪山,北跨渭河,自然條件極宜石榴生長,加之長期培育,形成臨潼石榴的優良品種。 進入石榴園內,在果農姓王的家中閑聊時,了解到臨潼石榴共有十七個品種,根據植株狀況,葉形大小,果實色澤和口味甜酸,可分為普通石榴(食用種)和花石榴(觀賞種)兩大類。兩大類中又有紅白之分:紅石榴嫩梢、葉柄、花、果、皮和籽粒呈紅色;白石榴除梢葉同于紅石榴外,花、皮、籽粒均呈黃白色。普通石榴按果汁又可分甜、酸兩個品種群。甜石榴中有“臨潼凈皮甜”、“臨潼天紅蛋”、“臨潼魯峪蛋”三個大品種;酸石榴中有“大紅酸”和“魯峪酸”兩個大品種。普通白石榴目前僅有甜石榴一種,即“臨潼三白”,它因花瓣、果皮和籽粒均為白色而得名。 臨潼石榴是陜西一大特產。它集全國石榴之優,素以色澤艷麗,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軟鮮美,籽肥渣少,品質優良等特點而著稱。名居全國五大名榴之冠,被列為果中珍品,歷來是封建皇帝的貢品,享譽九州馳名海外。臨潼石榴主要分布于驪山北麓華清池兩側和秦始皇陵一帶。東起新豐、驪山,經斜口、城關、代王,西至石榴溝,沿驪山長約15公里范圍內,目前臨潼石榴的栽植面積已經達到10萬畝,為全國最大的石榴基地。年產石榴約10萬噸以上。今年石榴更是大豐收之秋,果農們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真可謂:游客八方來,果農迎客忙。客人園自摘,其樂又無窮。 臨潼石榴經過2000多年的栽培和選育,已形成數十個各具特色的優良品種。既有籽肥汁多、香甜可口的食用品種,也有飛紅流綠,花色艷麗的觀賞品種。食用品種共有10余個,分為酸甜兩大類。酸石榴以大紅酸、魯峪蛋兩個品種為上品,其果實碩大,籽粒飽滿,汁豐味酸,最大的可達500克左右。臨潼石榴營養豐富,含糖量高達11%~14%,果酸0.4%~1.0%,含水分79%,白質、脂肪各占0.6%,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和梨的2~3倍,尤以磷的含量最為突出,每百克達145毫克,在水果中名列前茅。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鐵、鈣等礦物質。其籽粒味道甘美,含果汁36%~61%。它的香氣和微微的酸澀,能生津,化食,健脾,益胃,食后可開胃,滋陰、平肝、補腎、明目。·也是制糖、果子露、釀酒、造醋、制高級清涼飲料的上等原料。臨潼石榴又是農家常用的中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石榴皮、花、葉、根部都可入藥。它性味甘、酸、溫、澀而無毒,并含有多種生物堿、鞣質等。《名醫別錄》上說:能“療下痢,止漏精”。《羅氏會約醫境》說:“石榴皮,性酸澀,有斷下之功,止瀉痢、下血、崩帶、脫肛、漏精”。《本草綱目》說它“御饑療渴,解醉止醉”。其果富含石榴素,性溫澀,既潤燥又收斂,用于治療腸胃病、高血壓和冠心病。其果皮含有石榴皮堿、甲基石榴皮堿、異石榴皮堿、甲基異石榴皮堿、偽石榴皮堿等多種生物堿,總含量為1.8%。可治療扁桃體炎、口腔炎、腸炎、膽道感染、氣管炎、肺炎、慢性闌尾炎、外傷感染、虛寒久咳、下血崩帶、腸有絳蟲等病癥。石榴籽對絳蟲、姜片蟲、鉤蟲、蛔蟲以及牙痛病,也有一定的療效。其花可治吐血、,鼻血和中耳炎膿水不干等癥。根也有驅除絳蟲的作用。葉可治眼病。 石榴之盛于臨潼,與特殊的地理和氣候大有關系。臨潼背靠驪山,面臨渭河和廣闊的關中平原。又有溫泉,氣候溫和,雨量適中,開花期無大霧;石榴主要栽植于驪山北麓,土質松軟,含沙量大,透水性好;渭河和溫泉水氣蒸發,增加了空氣濕度;夏季晝夜溫差較大。這樣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為石榴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環境,所以世代相傳至今。這里的果農歷代栽培石榴精心選擇,去劣存優,沿襲至今,使臨潼石榴品種越來越好,享譽國內外。近年來,久負盛名的臨潼石榴更是倍受國內外游客的青睞,因此,石榴花被定為西安市花。為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滿足中外人士品賞石榴的要求,從1991年起,每年9月份在石榴產地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臨潼石榴節”。美麗俊俏的“石榴仙子”,手捧鮮紅的石榴,熱情地接待中外游客。如果游客再帶上幾箱由西安市紅石榴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石榴酒和石榴果醋回家后送給親朋好友或自已品嘗將不虛此行。
中午一點左右,我們在果農的陪同下,進入他自種的石榴園內親自釆摘,看到成片成行的石榴樹,都結著又大又紅的石榴,并由自已選自巳采摘,這感覺真好。我們購買了10箱,懷著喜悅的心情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石榴園。來年石榴秋收季節,我們還會再來臨潼,相會石榴園。(華狐網盧木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