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鞍山新聞網 訊:隨著備受關注的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農業環境問題再次被提及。我國農業資源短缺、污染嚴重已成為農業發展的束縛,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環境破壞從源頭上破壞農產品的質量安全。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就是保護生態的觀念,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農業環境生態問題解決刻不容緩 我國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資源環境代價,出現耕地質量下降、地下水超采、農業資源污染加重等問題,資源與環境的緊箍咒越繃越緊。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到,農業面臨四大難題,其中之一便是:生態環境對農業亮起了紅燈。生態環境受損嚴重、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 據2014年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的結果,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中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除了土壤污染,空氣污染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大氣中攜帶污染物的顆粒可用過大氣干、濕沉降到達地表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此外水污染、酸雨等污染均是我國目前面臨的嚴峻問題。 我國土壤和水體污染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日益加劇,一方面是由于工礦業和城鄉生活污染向農業轉移排放,導致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下降;另一方面也由于化肥、農藥長期不合理且過量使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和農田殘膜等農業廢棄物不合理處置,造成農業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面對資源條件與生態環境的雙重壓力,迫切需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從而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范工程。積極推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有機農業發展助推農業環境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們對工業污染物及藥物殘留通過食物鏈傳遞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楚,一場以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農產品生產為主要目的的有機農業風暴,迅速席卷歐、美、日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1990年以后,全球有機農業發展速度加快,并于90年代后期登入中國。如今有機農業將傳統農業、創新和科技結合起來,以改善人們共享的環境、發展公平的關系、達成更好的生活質量。 有機農業的魅力在于他是一種能夠維持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健康和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它必須遵照嚴格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生態持續穩定。相比普通農業,有機農業更注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更注重食品安全、生態保護和善待動物。 并且有機農業以土壤為基礎,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利用物理、人工、農業、生物和天然的物質和方法來控制動植物病蟲草害;利用作物輪作、間作、混作、覆蓋等耕作制度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光能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利用率。這種照顧整體生態的農作物耕作方式,對資源的永續利用、保護環境,以及保護我們珍貴的土壤與水資源都有著重大意義。 有機鮮送平臺為農業環境發展提供典范 國邦金服旗下的“有機鮮送”體系,依托中有農業自有6000畝有機種植基地,打造以有機蔬菜為主的有機農產品會員制專業配送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新鮮有機蔬菜為主的有機農產品訂購、配送服務。 中有農業自有農場地處山東肥城,肥城農業基礎較好,自然條件優越,水、土和大氣環境均適宜有機栽培,發展有機蔬菜的優勢得天獨厚。中有農場為了避免現代環境污染對種植土壤的影響,將種植基地選擇在遠離工廠、公路、生活區的地區。并且種植的基地的土地是完整,其間不夾有進行其他普通出產的土地,但存在有機變換土地。有機蔬菜種植基地與普通土地交界處還設有顯著符號,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在有可能遭到到鄰近普通土地污染的影響的地區設立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確保有機地塊不受污染。為了保證土壤安全萬無一失,中有農場還在有機種植區周圍架設多個攝像頭,既監控有機農產品的健康生長,更能防止種植區受到外來污染。 除了從源頭上保障有機農產品的新鮮健康,有機鮮送平臺更是以種植體系組織化、檢驗認證規范化、全過程可追溯、全程冷鏈保鮮、地頭直送到家的六大保障體系,保障農產品的安全品質。 近期,有機鮮送平臺http://www.51yjxs.com/index.jsp 的上線,將是有機鮮送向成為國內領先的有機生鮮電商平臺邁出的重要一步,更是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有機農產品,打造健康有機新生活。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