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小康新聞網 訊:在鶴壁,有這樣一個“傻帽”,他投資2000多萬建了一個費錢,費力,不省心的“高規格”菜市場。 這個菜市場不僅惠及了周邊的百姓,還幫助了不少的菜農、果農,這個菜市場就是鶴壁玖街拾巷菜市場 。
相比其它菜市場的臟亂差,這個菜市場環境整潔、美觀。主要經營精裝蔬菜、水果、海鮮、熟食等。并 且實現了與大型菜農對接,省去中間環節,讓老百姓既能買到新鮮實惠的菜品,又避免了去超市排隊、 稱重、收銀之苦,真正做到經濟實惠方便快捷。
投資高,回報少,為什么還要傻傻的去建這樣一個菜市場呢?面對質疑,姚兵表示這其實是他的一種情 節,一種對菜市場濃厚人情味的懷念。姚兵說:“我在鶴壁生活了二三十年,去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菜市 場,以前下班回家路過菜市場時跟街坊講講價、嘮嘮家常,工作上的煩心事全沒了,我很懷念那種濃厚 的人情味。”
“但是傳統的菜市場的環境并不好,地上臟亂并且到處都是水漬,市場衛生情況不好,食品安全沒有保障。活禽宰殺也不規范,大多是現場宰殺,帶著血就賣給顧客了。雖然現在大型超市越來越多了,但價 格上還是不夠親民,也少了鄰里之間的那份情誼”姚斌說。 自1988年國家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豐富多彩的“菜籃子”,既把農民的菜園子推向了市場,又促 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是一個與民實惠的工程。而姚兵的玖街拾巷菜市場,也把惠及周邊百姓為目的。 他說:“我這兒聯系了幾個周邊農村的大型菜農,每天直接從老鄉手里收購蔬菜再分配給我這兒的各個 攤主,讓老百姓既能買到新鮮實惠的蔬菜,又不用去超市排隊、稱重、結賬,真正做到經濟實惠方便快 捷。既能幫銷路不好的菜農把產品賣出去,又能服務好周邊兒的十來個小區的幾萬老百姓,至于能掙多 少錢,我還真沒想過。”
就是這樣一個不圖啥,就圖一個方便實惠居民的人,他可不是光說說而已,菜市場建起來了,他還推出 了保障市民食品安全的商戶公約,一不準哄抬物價、缺斤短兩;二不準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三不準出 售霉變、過期食品;四不準出售偽劣商品;五不準爭搶顧客,排擠同行;六不準對待顧客語言粗魯、態 度惡劣;七不準出售未經檢疫的鮮肉及注水肉;八不準出售損害健康和農殘超標的農副產品。如此便保 證了菜市場的價格公道合理,將玖街拾巷菜市全力打造成老百姓的優質菜籃子。 有了這樣一個“傻帽”建的如此為老百姓、為顧客著想的“高規格”的菜市場,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