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自然學校”揭牌成立。
三山島馬眼棗。
禮儀小姐向現場觀眾拋撒小禮袋包裝的馬眼棗。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社會新聞社/艾森新聞網江蘇頻道 報道(記者 易亮 特約記者 孟峰)八月下旬,是蘇州太湖三山島馬眼棗成熟的季節。8月20日, 第五屆“太湖三山島馬眼棗文化旅游節”暨姑蘇晚報“二十四節氣自然學校”開幕揭牌儀式在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三山村娘娘廟廣場舉行,三山島馬眼棗正式開采上市,上市時間將持續至本月底。 三山島馬眼棗形狀細長,兩頭微尖,形如馬眼。三山島種植馬眼棗已有千年歷史,在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有關它的傳說,島上現有棗林150多畝,500年以上樹齡的棗樹680多棵,年產優質馬眼棗50多噸。 太湖三山島馬眼棗文化旅游節開幕現場熱鬧非凡,祈福儀式、敲鑼開采、民俗節目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賞?;顒舆€設置了大量互動環節:禮儀小姐向現場觀眾拋撒小禮袋包裝的馬眼棗,觀眾紛紛接取以求搏得好彩頭,添福添壽;小朋友比賽用筷子夾馬眼棗,現場氣氛緊張而激烈,歡聲不斷;更有趣味問答贏取豐厚獎品…… 值得一提的是,三山島秉承傳統秘法制作了傳說中朱元璋和劉伯溫食用過的馬眼棗燒南瓜這道美味佳肴,并于活動中首發。三山島還以馬眼棗為主料,將其列入農家樂佐餐美味之一,如切小塊或切絲,配以其它輔料或燒、或煮、或蒸、或炸、或燉、或炒等。還將采摘下來的馬眼棗經幾個烈日的晾曬后儲存,泡制棗子酒或放入藥膳湯菜中,既滋補又賦予了馬眼棗新的創意。 此外,姑蘇晚報“二十四節氣自然學校”也于當天揭牌成立,該自然學校將帶領孩子們在成片的棗樹林中尋找野趣,夜賞星空、尋找螢火蟲的蹤跡、晨起觀鳥,體驗處暑節氣的民間習俗。 據悉,本次太湖三山島馬眼棗文化旅游節的舉辦旨在將三山島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及豐富的物產與旅游緊密結合,促進馬眼棗的銷售,做精做優三山文化旅游的名片,達到以文化興村、旅游興村的目的。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