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通過大數據配置金融資源,但目前農村地區互聯網金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受到軟硬件設施和農村互聯網金融產品匱乏的制約。加速農村金融創新,探索和創新互聯網金融服務越來越重要。
農村貸認為,金融支持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保障,特別是伴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農村金融中運營成本高、風控難等問題逐漸有了解決的策略,越來越多的平臺將布局于農村金融領域,在金融普惠三農的路上,將扮演越來越重的角色。
目前,農村企業融資抵押不足成為農村金融發展的“瓶頸”,互聯網金融需要探索建立一套融資風險分攤機制。作為一家服務于三農企業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農村貸以供應鏈金融模式為突破口,采取供應鏈+小微貸+大數據模式,將服務對象定位于農業經銷商及農戶等群體。針對風險問題,農村貸以核心企業為基礎,通過供應鏈+大數據風控技術對借款人進行授信審核,采取多維交叉驗證及受托支付方式,高速極效,確保交易真實及資金用途真實,從而將運營風險控制在最低。
同時,互聯網金融需要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投入力度,增加在農村地區的輻射范圍。農村貸通過與河南普愛集團、北京挑戰集團、大臺農集團北方區等農牧核心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不斷拓展在農村地區的服務覆蓋范圍,增加對農村金融的投入力度,為更多有金融需求的農村群體提供金融服務。
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漸深化,國家利好的政策不斷鋪墊,互聯網金融走向農村是必然的事情。作為以普惠三農為使命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農村貸將繼續深耕于農村金融中,根據農村市場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完善,為中小企業及農民提供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