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黃犁樹模式”看牛欄江生態與經濟后發的特殊捷徑
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黃犁樹的山上長滿了草
【西南在線新聞網 發現牛欄江報道組 記者 李才武】 發現牛欄江,才走了僅最初的幾站,西南在線新聞網《發現牛欄江》報道組記者就發現,在云貴交界,牛欄江的生態與經濟的“配套環境”,從生態還算過得去的貴州威寧哲覺鎮往下,險峰削壁,大溝大水的地方比較多,但在大自然的神力面前,人們似乎還是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任由每年陡坡上大量的土壤流入牛欄江。在一些地方,云南人把地種到了山頂上,而貴州威寧人也不甘落后,在一些地方,也把地種到了山上。民以食為天的法則,在這里,沒有人好橫加指責。
對貴州威寧人來說,這就是云南黃犁樹人在牛欄江峽谷打造的“世外桃源”!
牛欄江在云貴交界的這一帶,從云南的角度來說,叫滇東北連片貧困區。而從貴州的角度看,牛欄江流域亦是威寧開發扶貧的老大難,也是連片貧困區。當地當年孩子抓鬮上學的“大鴉”海拉鄉,還被稱作“貴州威寧的西藏”。因此,牛欄江之所以稱之為牛欄江,不僅僅是因其偏僻閉塞,更是因其歷史以來貧困的緣故了。
西南在線《發現牛欄江》報道組的采訪車來到黃梨樹峽谷探秘 然而也就是在牛欄江,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黃犁樹村的人卻“很有趣”,在這里似乎可以這樣開句玩笑:云南人把貧困、閉塞、還有蒼涼等一應的名詞留給了忠厚純樸的貴州威寧人,自己卻在牛欄江峽谷中搞起了憑借牛欄江峽谷的天然溫室都市經濟,并且產品銷往宣威、曲靖、昆明等地。2013年5月5日,西南在線新聞網《發現牛欄江》報道組記者來到這里,不小心發現了黃犁樹,發現了牛欄江的“最黃金的秘密”。在這里,云南人甚至養得有德國、意大利進口的紅鱒······嘔嘿嘿我的妹呀,黃犁樹,一個深深地隱藏于牛欄江大峽谷中的特色溫室經濟帶,就這樣被曝開來。
云南黃犁樹人開發出的牛欄江旅游
云南人在牛欄江峽谷里養殖紅鱒
對于貴州威寧人來說,牛欄江從今天起,也應該成其為真正的牛欄江或應該說考慮打造品牌牛欄江了。牛欄江峽谷的天然溫室效應,對于牛欄江在境內如龍而行且長度不菲的威寧人來說,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黃犁樹村給他們的,應該不只是一個人工打造的“世外桃源”,有點“得罪人”地說,它既是黃犁樹給威寧人的教訓,也是局部成型的可供威寧人開發牛欄江的經驗。牛欄江可加以科學的開發,這是事實而不是神話,大井鎮黃犁樹,可稱做開發扶貧的“牛欄江模式”,值得貴州威寧人用心去想一想。
牛欄江峽谷中的貴州威寧人在為貧困發愁,牛欄江峽谷中的云南黃犁樹人在發貨(黃犁樹蔬菜)
那么,一是投資,二是生態,三是交通······等等一應和一切的問題,假設牛欄江畔的威寧人轉變一下觀念,會發現,大江大水定會有大智,對于牛欄江的生態治理,當我們走出傳統的在山頭上種草種樹的威寧生態治理模式,當我們能夠想到在險峰削壁上通過種植仙人掌等耐旱特色經濟植物恢復生態,并發展起制藥等特種工業經濟,當我們想到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黃犁樹村給威寧人的,既是教訓,也是成型的開發扶貧的經驗,那么,牛欄江貴州威寧境內的生態和產業的開發,就應該及早納入“威寧試點”和威寧”省管縣試點“的范籌。在牛欄江走一條生態與經濟后發的特殊途徑,貴州威寧人不能再在大江大水的牛欄江峽谷沉默。
來源:西南新聞http://www.xnce.org/news/heb/266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