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樂訊時代 訊:“小孩孝順老人,大人照顧孩子,這才是有愛的家庭。應該多參加這樣的活動,讓社會認識到這點很有意義。”寫下這段話的人,是薛伯的孫兒。 2014年11月1日,農歷的閏九月初九,在孝德橋和大風車的注視下,以“孝興富弘 德耀南海”為主題的第八屆孝德文化節,在葉問故鄉,佛山羅村的孝德湖廣場——一個以孝為名的地方開幕。 在羅村居住1年多的薛伯,特意報名參加了第八屆孝德文化節。當他看到了孫兒海報中如上溫馨畫面,他有點感動。 “經過8年建設,孝德文化已成為城鎮化進程的粘合劑。”獅山鎮黨委委員、羅村社會管理處主任岑灼雄說。 ![]() 面向全國征集孝德歌曲 葉問的故鄉羅村,如今已是佛山孝德文化的根據地。 據了解,自2007年啟動首屆孝德文化節以來,羅村已累計開展活動近200項。相比往屆,本屆孝德文化節還聯合中國舞蹈協會、廣東省文聯、省音樂協會,舉辦首屆廣東省中老年舞蹈大賽暨全國中老年舞蹈展演晚會,以及全國孝德主題歌創作大賽、省孝德文化宣傳語征集評選活動。 活動當天,99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作為“孝德”代表用自己制作的孝德孝海報,拉開了文化節的帷幕,也營造出一種“九九長遠”的美好意蘊。整個文化節以“孝德興家”為主題,將歷時五個月,持續到明年正月初九千叟宴閉幕。 其間將圍繞開幕式、孝德嘉年華、孝德我踐行、孝德長流芳和閉幕式,舉辦孝心行動大聯盟、孝德模范家庭評選、一封家書評選、孝德文化大講壇、家庭趣味運動會等近20項活動。 但最引人關注的,或許是文化節期間評選出的“讓你感動到哭”的十大孝愛人物,他們身上將被匯集成熟的故事,顯然比羅村中心廣場上的“二十四孝”更真實,也不會有郭巨“埋兒奉母”的眾說紛紜,他們更接地氣。 ![]() 羅村文化節的特別之處還在于,整個活動的形式更強調參與感和互動性,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讓人去接受忠孝禮義。 作為活動主題曲——《孝德之歌》已經深入羅村每一個角落。為更好地弘揚孝德文化,文化節特向全國音樂人士征集孝德主題歌曲,豐富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使孝德文化更加深入民心。 大賽要求歌詞內容緊扣“孝德文化”主題,必須反映新時代孝德精神,包括親情友愛、孝敬老人、愛護幼兒、鄰里互助、愛崗敬業、愛家愛國、大愛無疆、關愛弱勢群體、維護世界和平等內容。 ![]() “千億大鎮”計劃 文化節在更多時候,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契機,孝德文化節也不例外。 年初才并入獅山,成為千獅計劃中心地段的羅村,在11月1日文化節開幕式當天,就啟動了八個項目,其中包括孝德湖二期、體育公園、桂丹路外立面景觀的建設,以及西隆片截污管網建設、豐崗公涌生態修復和部分道路改造提升等。顧名思義,它們絕非“奇奇怪怪的建筑”,而是切中肯綮的民生工程。岑灼雄說,政府將借此倒逼城市、產業、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在羅村政府的眼里,孝德文化節絕非一個地方的自娛自樂,他們試圖將桂城、禪城、丹灶乃至整個佛山、廣東的市民都爭取到這里,不惟葉問,還有孝德。 而隨著去年獅山鎮提出“雄獅計劃”和打造“千億大鎮”,羅村無論在產業、環境還是城市建設方面都站在了更高的平臺上,“等到未來佛山西站和地鐵3號線通車,整個羅村片區將會再度迎來質的飛躍。” 屆時的孝德文化節,或能像葉問和他的詠春拳一樣,有著更深廣的影響。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