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西北漢子肖開玉立起貴州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發祥地赫章發展民辦教育的第一道門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西南在線新聞網發現烏江報道組 記者李才武劉世艷)尋訪貴州三聯教育歷史的煙云,荒草里的足跡依稀,見證今日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碧陽大道旁貴州力帆駿馬近鄰貴州三聯教育旗下畢節三聯學校與“野馬川西藏”1786米高度“一滴水”流淌過的痕跡。
![]()
烏蒙山學校艱苦的辦學足跡
![]()
發現烏江,沿著當年的夢想前行
![]()
尋找當年龍騰虎躍的身影
![]()
烏蒙山,青春在這里閃光
![]()
母校情結曾濕了我的眼:睡夢中的烏蒙山,可親可敬的黔西北漢子肖開玉
![]()
服務社會、服務家長,為政府分憂,中國畢節試驗區發祥地赫章開啟民辦教育的鐘聲自此敲響
云海蒼茫,山瘦水長,逢干一身灰,逢雨一腳泥。烏蒙山區所有的氣候特征在這里幾乎都有深度的體現。這里是貴州省赫章縣野馬川鎮石埡村的雪窩村民組。也是當地有名的雪窩碗廠,由于生產生活條件艱苦,被當地的“爛肚皮”們稱作“野馬川的西藏”。2000年8月26日,一位名叫肖開玉的黔西北漢子“不知天高地厚”,在這里,在1786米的高度,開辦了一所叫作烏蒙山的私立學校。據說開學那天,赫章縣教育局領導張天文、陶家亮,還有當時野馬川的書記李發琦,野馬川小學校長張友幫,雪窩碗廠老廠長鄧紹林、支教人士鄧維均等社會各界人士到場祝賀。由昔日雪窩碗廠一滴水匯成江河,當年那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黔西北漢子已長出斑斑白發,而烏蒙山學校也飽受蒼桑巨變,在貴州發展了9所民辦學校。今天,從省城貴陽驅車到畢節市七星關區高新工業園區,人們可看到與畢節力帆駿馬企業近鄰的貴州三聯教育旗下的畢節三聯學校,雄立于大道旁。由“野馬川西藏”的1786米海拔高度而來,這是今日貴州三聯聚精會神打造的一個新高度。
![]() 愛我烏江,愛我赫章,愛我貴州,愛我中華,發展民辦教育,“烏蒙慧泉”由此發端
畢節三聯學校系貴州三聯教育集團旗下一所高規格的全封閉式管理學校。學校位于畢節市碧陽大道旁,距市中心繁華地段僅10分鐘車程。學校占地125畝,辦學規模為80個教學班,4000名在校學生。因學校發展需要,現學校正面向全國誠招各學科優秀教師,還有能將滴水會聚成河的大德大智的畢節三聯高中部校長。
![]()
貴州三聯教育呈給社會的第一股熱
初春的“野馬川西藏”1786米高度,已是萬木待發。回首當年烏蒙山學校的第一發源地,一腳踏進當年烏蒙山學校舊址,荒草凄凄引人淚奔,黔西北最為艱韌的創業故事難免讓人感嘆萬分。14年,機遇與陷阱,花開與日落,中國烏江北源貴州赫章1786米海拔高度滴下的一滴水,已經流變成河,橫貫金黔大地。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