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160歲高僧肉身不腐”真相調查
吳云青的真身目前放在靈泉寺玻璃罩內供人瞻仰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記者:許順喜 河南青年報記者 任安廣)報道,連日來,一篇題為“160歲高僧肉身不腐”的文章在網上瘋傳,使曾經一度被炒的沸沸揚揚的高僧年齡之爭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天底下究竟有沒有160歲這么大年齡?肉身不腐是真是假?"。與眾多網友一樣,記者帶著種種疑問于4月18日趕赴安陽靈泉寺,對“160歲高僧肉身不腐”進行了調查。經靈泉寺文管所許可,記者來到寺內西北高處的吳云青真身館,只見吳云青的肉身被立放在一個玻璃棺內,全身肌肉基本都已萎縮,看上去像曬干的臘肉顏色,幾塊褐黃色的肌腱清晰可見。白頭發很稀疏,自然下垂,而胡子卻很生硬地向上彎翹,像是粘上去的。
吳云青盤坐在玻璃罩內的下半身 事件回眸:靈泉寺迎來一位奇特的“客人” 時間追溯到1998年9月中旬,安陽縣善應鎮萬佛溝靈泉寺迎來一位奇特“客人”——吳云青高僧的尸體。一聽說有個160歲老人在這里下葬,十里八鄉的百姓前來觀看。當天上午,吳云青的20多個弟子用一輛客貨兩用車把吳老的尸體運到靈泉寺。頭用白布纏著,看不到胡須。根據事先安排,吳云青的尸體先被弟子們以坐姿放進一口大瓷缸里,大瓷缸上面又扣上一個小瓷缸,接口處用水泥密封緊。然后,吳老的”棺材“被放進事先修建的六層石塔內。缸下面鋪著煤渣、用火燒過,把濕氣退掉。另外,里面還放了一些東西,不至于吳老的身體后倒。下葬時,吳云青的身體很軟。安陽縣有關部門見證了下葬過程。 1998年7月,遵照師命,弟子們把吳云青接到安陽市北郊鄉韓王度村的一座小廟里。 不久,吳云青忽然開始“辟谷”(不進食,只喝水),整日盤腿打坐。到第七天,吳老說:“在安陽西南有一個好地方,佛光好大啊,道氣好大啊“。 其中弟子蘇華仁明白師傅不久于世,想去的歸宿就是距離安陽市西南方向30公里遠的靈泉寺。由于靈泉寺已有兩位高僧圓寂于此,又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弟子們經過交涉,安陽縣有關負責人只同意吳云青在寺外坐化。臨終前,吳老再三交待:他走后,要把他放入一個缸內,3年以后打開,若他的養生之道行之有效的話,應該是肉身不腐的。1998年9月22日凌晨2時,正參禪打坐的吳云青含笑離去。
吳云青圓寂之前的照片 “因為吳老活了一百多歲,已經練成金剛不朽之身,再加上臨終前一個多月的 “辟谷”,3年之內,尸體都不會腐爛”。為驗證此說法是否真實,2000年12月24日,安陽縣文物部門提前打開了盛放老人尸體的大圓缸。結果,吳云青老人仍端坐在缸內,衣服肉身完好,銀發飄拂,工作人員用剪刀將衣服剪去,只見全身上下除因水分喪失而肌肉有所萎縮外,整個軀體保持完好,且富有彈性。頓時,“160歲高僧肉身不腐”不脛而走。 有人質疑吳老的身體使用福爾馬林浸泡過 ,但這遭到安陽縣靈泉寺管委會的否定。湖南省人民醫院法醫鑒定中心沈安鄉教授說:“吳老的尸體保存完好,不外是環境和體內。首先是吳老在辟谷中十多天不吃東西,只是喝點水,抑制了細菌的生長,等于把腸胃細菌清掉。再一個是前面坐化,缸密封程度好。另一個是兩年后用石灰、用風吹的辦法使尸體干燥,這個起了關鍵作用”。
傳說的吳云青和入室弟子蘇華仁在陜北清化寺古洞練內丹 年齡懸疑:160歲的神話是怎樣出籠的? 為了揭開傳說中的“160歲高僧肉身不腐”的懸疑,記者從網上搜集了諸多相關報道和資料。可謂眾說紛紜。從眾多的報道中,都提到一個名字——蘇華仁。據說,吳云青的高齡均出自他之口。蘇華仁,安陽市北郊鄉人,1951年出生,曾就職于安陽殷墟博物館。現在廣東省、陜西等地開有中醫養生理療中心。那么,蘇華仁是如何結識吳云青及獲知其年齡的?1980年7月,國家體委主辦的《新體育》雜志第七期刊登一篇題為《軒昂仙道氣 長壽一老人》,副標題是:訪142歲老人吳云青。為得到真傳,蘇華仁于當年8月15日起身,17日到達延安青化寺拜吳老為師,習練道家內丹功,成為吳云青的入室弟子。同年9月10日《人民日報》第四版刊登了新華社刊發的《142歲的吳云青增補為延安市政協委員》,文章寫到:吳云青出生于清朝道光18(戊戌)年臘月(即1839年)。原為青化寺長老,現為人民公社社員。他雖然經歷了142個春秋,但仍精神矍鑠,步履穩健 。之后,北京日報、浙江日報、西安日報、解放日報、安徽日報等十幾家媒體先后進行了報道。從那時起,蘇對吳老的年齡深信不疑只至現在。凡有人向其問及吳云青的年齡,他均是以當初報道的年齡回答。
吳云青當年圓寂后被封閉在此 其實,早在《人民日報》報道之前,就有一些報刊以不同形式報道過。1978年秋天,有幾個人懷著好奇心問吳云青多大年齡,他說:“七十多了。”又問他哪一年生的?他又說:“生于道光末年(即1850年)。”人們驚訝了,1850年到1978年應該是129歲!從此,吳云青這個高齡老人的事情就傳開了。陜西日報1978年10月9 日第三版以《鶴發童顏一老人》為題做了報道。后來,有人拍攝了吳云青騎自行車、勞動等姿態的照片,先后在延安的《山丹丹》和《陜西少年》、《中國少年報》上發表。不少新聞單位和雜志社要求采訪、報道吳云青,延安市委宣傳部門認為年齡不實,都一一謝絕。 以訛傳訛 跨越三十七年的失實報道 1981年,新聞界的權威刊物《新聞戰線》第2期刊文, 《人民日報》關于吳云青的報道為失實報道。被業界納入《失實新聞百例》典型之一,吳云青也被取消了延安市政協委員資格。期間,因參加全國佛教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問題,延安市委于1980年10月間派出調查組對吳云青的年齡進行了調查。他們走訪了吳云青的家鄉和他居住過的地方,從他的親屬、鄉親、同事和當地政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旁證材料。 一、調查組根據吳云青提供的“老家在河南省滎陽縣(原名汜水縣)高山公社余頂大隊”,“村子座落在半山坡上,站在村子的最高處,可以看見黃河”等情況,到他的家鄉一看,地形、村莊位置與吳云青說的相同。吳云青還告訴調查組的同志,“過去家里有父母親和兩個姐姐。父親叫吳七牛(并用柴棍在地上劃出了‘七牛’兩個字)”,我的小名叫盈巨(家鄉群眾都叫他銀聚)。據當地老鄉們說,“村里有過吳七牛這個人,早已死去;要是活到現在,大約110歲——120歲之間。吳七牛的兒子銀聚出門幾十年,現在活著的話,也是七八十歲左右。”一些老年人回憶,銀聚的大姐是1979年死去,死時83歲;二姐早在三十多年前死去。兩個姐夫也都死去了,留下四個外甥。大外甥叫喬高倉,63歲,他證實說:“我大舅叫吳銀聚,我外祖父叫吳七牛。我大舅比我大十多歲。”銀聚的外甥女秦梅、外甥秦應證實說:“我母親是33年前去世的(1947年),活到今年應該是77歲到79歲。大舅叫吳銀聚,幾十年前出走了。”調查組的同志拿出吳云青的照片,他們看著照片說,從胡子、臉型、顴骨、眼皮等看,很象他們的外爺和他們的母親。
安陽靈泉寺吳云青安放處小院 二、調查組從橫山縣公安局檔案中查到,吳云青1942年到橫山縣泗元溝寺院居住。其中有一份1959年的材料中寫著:吳云青年齡61歲。據此推算,到1980年,他應是82歲。 三、調查組的同志從青化砭公社1964年全國人口第二次普查登記表上查到,吳云青出生于1898年12月13日,年齡66歲。推算到1980年,也是82歲。 從以上調查情況顯示:吳云青(又名吳銀聚)的年齡肯定不會是142歲。 1998年9月,吳云青圓寂于安陽縣靈泉寺時,時任安陽縣靈泉寺管委會主任的郭風翔也對吳云青的年齡進行了調查,掌握了部分材料。有說吳云青是清朝道光18(戊戌)年臘月(即1838年)出生的,也有說吳云青出生在光緒年(1898年),兩者竟相差了一個甲子年(即60年),若從道光1838年推算,吳云青應為160歲,若從光緒1898年推算,應該是100歲。有人分析,吳云青會不會因年齡大,記憶模糊,出現口誤,錯把光緒年說成道光年?針對社會上對吳云青年齡的多種版本,安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更明說:“無論哪一種說法,均沒有得到安陽縣官方的肯定”。
這里曾是佛教歷史上有名的萬佛溝 安陽縣靈泉寺管委會主任楊計法說:“吳云青的年齡100歲也好,160歲也罷,對于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百歲老人的真身不腐已經成為鐵的事實”。
從1978年到現在,吳云青的年齡在社會上以訛傳訛,竟被媒體狂炒了37年。這起跨越了37年的新聞公案將載入新聞史冊。(記者:許順喜 河南青年報記者 任安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