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樂訊時代 訊 據悉,11月21日,翹首以待的“第十一期中國玉雕大師精品鑒賞會暨第八期大師玉雕實戰論壇”于玉恒堂上海總部隆重召開,本期活動鑒賞會邀請了上海現代鐘表珠寶商會秘書長華慧虹、中國玉雕藝術評論家陸華、中國國家藝術大師彭志勇出席。到場的主要嘉賓還有:澳洲歐珀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永潔、謝瑞麟華東區總經理王赟讕、中國區香港太子珠寶總經理吳敏琦、蕭邦中國區運營總監顧臨歡、依儷奧納珠寶商貿有限公司中國區營運總監姚蘭、云州古玩城總經理吳中澤、上海寶玉石行業協會副秘書長侯云州、海派玉雕大師楊東光、資深和田玉收藏家汪立、上海家玉文化經理張婕、上海富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兵等,以及來自國內外的眾多和田玉愛好者和商界領域朋友們。大家歡聚一堂,共同談論玉雕創新的商業模式。
本期論壇的主題為“玉雕個性化定制時代到來”,就此,主講嘉賓華慧虹女士、陸華先生、彭志勇先生、陳永潔先生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華慧虹:“私人定制”或將引領玉雕邁向下一個高峰 主講嘉賓華慧虹女士認為:在玉雕經歷高速發展步入交易量調整的當下,私人個性定制或將成為行業下一個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華慧虹女士就玉雕私人定制的策略、定位、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她指出,玉雕作品要走跨界合作的道路,從不同角度、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為之注入新的內涵。私人定制的服務群體定位為社會各界精英。而從創作源頭上定制個性玉雕,彰顯消費者個人喜好偏好、氣質、身份、年齡,兼容實用與審美,才是玉雕行業開啟高級私人定制的必然趨勢。
分析過程中,華慧虹女士更是拋出了值得令人深思的話題:怎么做好藝術的“跨界”合作?如何去分析和研究好玉雕定制這個特殊概念?怎樣讓我們的玉雕與國際珠寶一樣步入高端奢侈品的領域?如何讓它成為一件極具個人藝術色彩的藝術精品? 最后,華慧虹女士提出,找到銷售理念與抓住消費群體對于玉雕高級私人定制這個新型商業營銷模式尤為重要。 陸華:“價值觀的不同”或將成為玉雕定制發展的阻礙 陸華先生對華慧虹女士的剖析大為贊同,但他也發表了個人獨特的觀點。他認為:在傳統商業模式很成熟的中國,玉雕在走向定制道路會有很大的障礙。 首先,中國的感性文化必將導致玉雕定制成為一個模糊的概念。
其次,玉雕有其傳統性,消費者很難從傳統的理念轉化到定制模式。再者玉質無法精準地量化定制也是私人定制模式的一大阻力。 最后,隨著財富人群及審美價值的變化,如何將玉雕變得更具當代性,顯得尤為重要。矛盾的是中國玉具有傳世的功能,如何維持“個性定制”和“作品長久保存”這兩者間的平衡,也值得深思探索。 彭志勇:“不同的解讀方式,造就不同的藝術價值”正是玉雕定制的價值所在 彭志勇先生認為:就玉雕定制模式而言,每塊玉都有它的獨特性,但如何引領好玉雕私人定制的發展,卻難點重重,而這些正是大師玉雕定制中心的責任所在。他說,大師玉雕定制中心就是為大眾提供一個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平臺,中心邀請相應專長的玉雕大師進行創作,為定制客戶打造專屬于他的、富有大師思想與工藝的作品。 尤其值得中心探索的是:如何找到玉雕行業的切入點,讓消費者了解玉的功能與實用性,進一步解讀玉文化?如何使玉的私人定制滿足社會不同層面的不同需求?
陳永潔:玉雕的定制已經走在高端的道路上 在謙虛地表明自己是這個行業的外行人后,陳永潔先生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個性化定制早已走在了高端的道路上,但其為何還未真正走向國際化,其中原委還待深思。但這都不是重點,玉雕行業的問題還是在于假冒偽劣產品。 為玉雕私人定制,眾人群策群力 本期論壇十分活躍,大家群策群力,就玉雕私人定制的營銷手段、營銷方式、品牌的個性堅持,談至以西方藝術表現形式的借鑒,融入中國玉雕的發展,大家眾志成城為中國玉雕的未來發展暢所欲言。 論壇開展近3個小時后,來賓仍意猶未盡,紛紛感言受益匪淺。活動最后,玉恒堂堂主彭志勇對大家這么多期以來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12月21日,我們再次相約,聽海派玉雕協會會長孫敏、海派玉雕特級大師袁新根談論玉雕藝術新趨勢,重新發現中國玉雕價值。玉恒堂與您不見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