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N新視點 訊:瑞雪潤彭城,漢畫頌豐年。在新年的喜慶氛圍中,1月23日上午,江蘇省徐州市首家民間漢畫體驗館、清雅軒藝術館在銀妝素裹的淮海文博園百寶樓同日開館,這是徐州市民間文化人士、愛心企業家呂清山先生傳承漢學文化、展示漢代家具、推廣漢畫拓片而打造的漢文化傳播新平臺。徐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愛軍、中國著名考古學家王凱、江蘇師范大學教授、博物館館長趙明奇、江蘇師范大學教授、漢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漢畫學會副會長朱存明、中國漢畫學會名譽副會長、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研究員武利華、徐州市書協主席馬亞及來自安徽、山東、江蘇等地的文化學者、收藏名人、書畫大家、媒體記者百余人參加開館儀式。 ![]() ![]() ![]()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徐州是中國古代九州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是我國四個漢畫像石集中地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很多珍貴的漢畫像石散落民間,由于農民不知價值,有的被當做宅基石、鋪路石、捶板石,有的甚至被扔到豬圈內、茅坑里,大部分殘蝕嚴重。作為一位漢文化愛好者、研究者、保護者,20多年來, 呂清山 跋涉于蘇、魯、豫、皖、陜偏僻村野,搜尋、收集400余塊散落鄉間的珍貴漢畫像石,在國內首次發現了“大禹治水石”及珍貴的“伏羲女媧石” 、“孔子見老子”等漢畫像石,拓制原石拓片600余幅,大多捐給了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江蘇師范大學、徐州高級中學等單位。為繼承弘揚推廣漢文化,積極響應徐州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強市"的號召,新年伊始,呂清山成立了徐州市首家民間漢畫體驗館及清雅軒漢代家具藝術館 。 兩館館牌分別由張愛軍先生、馬亞先生題贈,書法氣勢渾厚,茂密凝重,雄健壯美, 古典味濃,金石味重,文化氣息濃厚。館內布局一改傳統壁嵌式和玻璃連柜式的單調方式, 以凸顯漢文化風采為主旨, 以仿漢家居為陳列手段, 采用新穎別致的展覽形式,還原漢代生活本來面目,讓漢文化可感知、可觸摸,漢生活可參與、可體驗。 為做到漢文化資源的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呂清山先生的漢畫體驗館設有漢服展示、古琴演奏、茶道、香道表演及漢代系列家具布展等。當天,吸引省內外眾多傳統文化愛好者踏雪前來觀摩體驗 。 目前,漢畫體驗館館藏內容包括: 生產勞動類、建筑藝術類、歷史故事類、社會生活類、天文神話類、舞樂百戲類及祥瑞升仙類漢畫像石精品多塊, 記錄漢代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民俗、文學、藝術的拓片數百幅及漢代床、榻、枰、幾、案、虞、圓臺、六博等系列家具,為漢文化愛好者、普通民眾、專家學者了解、感受、研究2000年前的漢代社會,打開一扇窗戶。 開館儀式上,張愛軍、趙明奇先生為漢畫體驗館揭牌,朱存明、馬亞先生為清雅軒藝術館揭牌。 揭牌儀式后,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一同興致勃勃的體驗漢代生活。 身著漢服的美女端坐案前,一 盤香,置于香爐,輕煙絲絲縷縷,裊裊娜娜;一盞茶,置于案頭,薄霧朦朦朧朧,氤氤氳氳,茶香沁人。 身著青色漢袍的琴師獨坐一隅,舒緩地撫琴沉思,身著漢服的青春少女,佇立兩旁。 “花氣無邊熏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 漢 代慢生活給與會領導、嘉賓及廣大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天下午,來自蘇、魯、豫、皖的書畫名家還一同來到位于徐州市賈汪區的潘安湖景區金馬山莊參加書畫藝術交流及公益捐贈活動。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