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章給國人推出赫章旅游的第一個原生態味:第五屆赫章櫻桃旅游文化節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前沿時報貴州電(實習記者 李才武):坐在貴州赫章大韭菜坪山頂的索道纜車里觀看韭菜花海,眼里有的絕不僅僅是花海的美麗,更多的是來自于對后發地區區域發展智慧的震撼。貴州屋脊磅礴起伏的莽莽群山似云海奔涌,泛著紫光的野韭菜花,云海薄霧清繞下的輕歌曼舞,“有趣”的是,赫章人曾“不識喀斯特”,但今天,在中國南方,他們繼核桃乳和赫章櫻桃之后,一心把原來的“天上花海”做成中國南方喀斯特旅游的一大強勢品牌。
繼赫章櫻桃旅游文化節身后,赫章韭菜花海噴薄而出 ,中國旅游市場開始狂瀉“赫之味”的原生態魅力。
從通往大韭菜坪山頂的索道下方,俯瞰山下的赫章縣興發鄉中營村,一棟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黔西北民居錯落有致,一盞盞新穎別致的太陽能路燈有序排列,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延伸進農家小院。
“云里夢里,我在韭菜坪等你”一句關于赫章韭菜花海的詩句,就足以讓詩人熱淚沾衣。
地處赫章縣和六盤水鐘山區交界處的貴州最高峰韭菜坪景區,有野生韭菜花、石林、天然大草場和彝、回、苗原生態文化。
高速公路連接旅游公路通達景區,以及多年來對外宣傳推介影響廣泛,每到夏秋時節,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避暑。韭菜花開的時節,大韭菜坪景區車水馬龍客流井噴。
直達山頂韭菜花海的公路九曲回腸,險象環生;山頂停車場容量有限,造成擁堵、滯留等現象;農家餐館和旅店屈指可數。
![]() 韭菜花海:“赫之味”引領中國南方后發喀斯特品牌旅游
赫章縣委書記劉建平有著這樣一番話語,凸顯大韭菜坪景區的喀斯特赫章味道:“論優勢,韭菜坪屬于全國十大避暑名山,是貴州的海拔地標。最高峰小韭菜坪屬于赫章縣和鐘山區界山,這塊品牌為兩地共享。以‘云上花海’著稱的大韭菜坪、以‘天上石林’著稱的洛布石林、‘風吹草低見牛羊’的10萬畝大草場,這些是赫章獨有的寶貝資源,加上‘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可樂夜郎考古遺址,赫章縣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互相呼應,生態環境良好,民族風情濃郁,農特產品豐富,具有發展旅游的豐富資源。”
過去缺乏快捷交通,景區養在深閨。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場構成了現代立體交通體系,赫章兼有六盤水和畢節兩地的交通支撐,發展旅游正當其時。
赫章縣發展喀斯特山地旅游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以“韭菜花海”聞名的大韭菜坪風景區。這個盛夏里貴州最清涼的地方,在每年的8月和9月,萬畝野生韭菜花山巔絢麗綻放,組成磅礴烏蒙的紫色花海。
來自多家媒體的報道說,赫章縣經過招商選商,與廣東吉龍集團達成合作協議:由這家公司和赫章縣人民政府聯合組建貴州屋脊赫章大韭菜坪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前者占股55%,縣政府占股45%。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2.5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資3600萬元,建設內容囊括游客服務中心系列建筑、停車場、門禁系統、監控系統、圍護系統,還有提升旅游品質的纜車索道、觀光車、木步道和表演場。
2015年4月17日,大韭菜坪景區升級改造的一期工程開工,按照預定目標,8月初完工,并實現景區對外開放。
項目的征地拆遷考驗政府的執行能力。這一急難任務落在了縣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景區所在地——赫章縣興發鄉黨委政府的身上。
發展大韭菜坪旅游,讓農特產品轉化為餐桌上的美味,延伸特色農業產業鏈,在家門口建個大市場,在興發民族鄉黨委書記羅剛眼里,發展赫章原生態旅游一本多利。當初,就在大家都不看好“赫之味”的策劃之時,羅剛就支持了“首屆貴州赫章貓倮馬頭羊湯鍋節”的舉辦。
鄉黨委政府抽派精兵強將組成工作組進駐中營村,景區升級建設全面展開。為了實現農民及時拆遷和讓地,赫章縣有關領導和興發鄉干部蹲點中營村,不分白天晚上與群眾零距離接觸,談政策,說發展,講奉獻,先難后易,苦口婆心。僅4個晝夜,興發鄉就完成征地1280畝和13座墳墓的遷移,保證公司的工程進度。
興辦農家樂,搞好村莊環境設施,興發鄉整合各類支農資金300余萬元,帶動農戶投入資金2400多萬元,對房屋進行“穿衣戴帽”、改廚改廁和院壩綠化硬化。為了迅速轉變群眾觀念,鄉里組織中營村40多個農民到遵義市開眼界,通過在農家客棧吃住,讓村民親身體會提升旅游服務水平餐飲特色。
2015年8月28日10時,赫章縣興發鄉中營村大韭菜坪舞臺,在樂聲的襯托下,高亢清亮、剛中帶柔的《采韭菜》飄出,一場原生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演,拉開韭菜花節帷幕。 滾地龍、撮泰吉、化神回音……隨著一個個民族歌舞登臺,赫章原生態旅游令游客沉醉。
韭菜坪絕不僅僅有花,還有這么多彩的民族文化。
除了乘上纜車,登“云上花海”大韭菜坪欣賞陽光下萬畝野生韭菜花。
傍晚,還可在中營村廣場的文化長廊里,聽彝語歌曲表演。
“云上花海”的盛名,使得游客蜂擁而至,中營村所有農家餐館和旅店賓客盈門,生意興隆。
目前,中營村已開辦農家樂27家,農家旅社20家,農家超市12家,建農民工創業燒烤園2個,農村專業合作社5個,生態農業觀光園1個,鄉村旅游從業人數達400多人,其中有22位農民工返鄉創業,那些能歌善舞的文化人才也紛紛返鄉謀職。
自駕游的客人喜歡帶些赫章的土特產回去。”在中營每家旅社,都能買到赫章核桃、核桃制品,牛干巴等。
發展“韭菜花海”旅游立竿見影。媒體不時透出的消息表明赫章正依托快捷交通條件,謀劃“天上石林”、天然大草原、可樂夜郎考古遺址等“赫之味”獨特的多個景區景點的開發,讓旅游文化產業拉動特色農業發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從六盤水到韭菜坪,大約1小時;從赫章縣城到韭菜坪,不到1小時。由六盤水、赫章兩地連接外面,均是高速公路、航空和將在最近幾年實現的快速鐵路。這是赫章發展旅游的路。
過去偏居深山的赫章縣,因為擁有貴州最高峰韭菜坪風景區的石林、花海、草場等自然景觀和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可樂遺址為代表的夜郎文化資源、彝苗原生態文化資源,擁有清涼的氣候資源,與貴州省西部的百里杜鵑、織金洞、草海、九洞天等組成美輪美奐的風景線,成為川滇渝黔游客休閑避暑、觀光旅游的目的地。
因了赫章櫻桃節的舉辦和韭菜花海,事實上,全力搶打“赫之味”喀斯特戰略發展品牌,赫章在做,大家也在看。赫章還沒有從政府的角度正式認同媒界對于赫章特色發展的喀斯特戰略策劃。但應合2015年第五屆原生態味十足的赫章櫻桃旅游文化節,足以見得,是真理的東西,無須只是用口頭去迎合。
繼2015年赫章第五屆櫻桃旅游文化節來,赫章又用韭菜花海再次為中國旅游市場狂書“赫之味”魅力,這正是中國西部落后地區后發搶先的原生態魅力所在。 成功打造韭菜花海,赫章向全國人民推出了一個巨大的心智符號:旅游,中國人的赫之味。農產,中國人的赫之味。文化,中國人的赫之味。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