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上海熱線 訊:看了“瓷譽中國——首屆陶瓷繪畫學術雙年展” 的隆重開幕之后,感慨良多:這是一位年過七十的,景德鎮陶瓷大學資深教授鐘蓮生先生,傾一己之力舉辦的,沒有任何利益訴求,不考慮各種人際關系,他只奔著一個目標;陶瓷繪畫的創新創新再創新。這位老教授深深地意識到,陶瓷繪畫只有通過創新,才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才能和時代的審美要求對接,才能獲得它應有的學術地位和文化尊嚴,才有可能被中國和世界接受為獨立的繪畫品種。 盡管陶瓷繪畫(俗稱“瓷畫”)是中國民族文化自主創新的產物,它獨立形成及發展經歷了160多年的歷史,也形成了一個具有生命活力的藝術文化生態系統,但由于長期以來,瓷畫的創新動力不足,并把它納入工藝美術的范疇,因而陶瓷繪畫只能作為一種地方特色文化而存在,缺少輻射到全國乃至于全世界的力量。鐘蓮生教授正是看到了這種種問題所在,他才有傾一己之力的勇氣,組織了景德鎮第一次帶有濃厚的創新色彩,濃厚的學術氣息的展覽及學術研討會,這對于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及國家的文化建設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 從理論上來說,瓷畫竟然是我們民族文化自主創新的產物,而且中國的陶瓷藝術的成就卻又得到世界的公認:CHINA——瓷器——中國,可見瓷器的影響力早就波及全世界。因而陶瓷繪畫這門藝術,應該把它列入國家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次展覽,我們是可以看到鐘教授的這個結論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為它不僅僅是位畫家,還是一位文化理論,哲學素養深厚的學者。對他的采訪中我們可以體察到,他的文化藝術視野能夠橫跨中西、傳統與當代的各種文化現象。
用鐘教授的話說,這次展覽及研討會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培養一批有創新意識的陶瓷繪畫新人。他認為陶瓷繪畫創新隊伍只有不斷壯大,不斷的出好作品、新作品,陶瓷繪畫成為獨立的畫種才有可能成為現實。我真為鐘教授作為一位年過古稀之年的老人捏了一把汗,更為他的奉獻精神所感動。如果他的追求能得到相關政府機構部門的扶持,這不但是鐘教授的幸事,也是瓷畫界的幸事,更是國家文化建設中的幸事——中國當代民族藝術文化中,大概也只有陶瓷繪畫,還具備與世界對話的條件。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