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構筑燒傷患者“健康夢”
——記四川廣元中山醫院院長“最美黨員”曾濤
杜華賦 本報記者 劉永生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法制新聞網 訊: “沒有廣元中山醫院院長曾濤和醫護人員的真心救助和精心治療,沒有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我們一家人就可能活不到今天!我們一家人將終身不忘中山醫院的救助之情,永遠銘記廣元好心人的救命之恩!”2013年9月14日,在“廣元市中山醫院愛心救助廣元南河皇都首座燒傷患者出院答謝和“中山醫院愛心救助籌備金”啟動儀式上,被救助的胥生一家,向大家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在現場,答謝詞雖然簡短,胥生和蒲霞多次中斷發言,夫妻倆泣不成聲,淚流滿面,在場的100余人熱淚盈眶,大家為中山醫院的大愛大善感動不已! ![]() 這只是四川廣元中山醫院院長曾濤和他的團隊愛心救助貧困燒傷患者的一幅縮影。 提到燒傷尤其是深度燒傷,很多人首先想到就是血腥恐怖的場面及植皮之苦、昂貴的醫藥費用;然后就會立即涌現出一種莫名的疼痛感,聯想起充滿鮮血的電視直播畫面場景……對于燒傷患者來說,他們的“健康夢”是多么艱難和遙遠啊! 潛心攻克難關 立志為民造福 目前,國內外治療深度皮膚缺損的方法仍是以手術為主,創傷、痛苦、費用高、條件技術要求高,后期可能出現瘢痕及其并發癥,甚至需要整形,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和經濟負擔。而市售的中藥制劑也只能治療深二度以內以及小范圍的全層皮膚缺損,因此,如何探索研發一種讓患者遠離植皮之苦的治療方法和藥物滿足臨床各種需求,就成為擺在醫學科研者面前的一道必須攻克的難關。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出生中醫藥世家、剛到四川廣元榮山監獄醫院工作的曾濤,更有切身體會:“我參加工作第一天在外科值班,遇到井下瓦斯爆炸燃燒,30余名礦工被燒傷,場面慘不忍睹,患者痛苦不堪。這些燒傷患者最怕的是創面感染,挺過了感染關還要反復植皮,這個過程由于個體差異,燒傷患者植皮成活率低,殘廢率、死亡率高。在我行醫的經歷中,先后又遇到多次成批燒傷患者,記憶最深的是一個生命垂危的年輕燒傷患者,‘醫生請救救我!’我眼睜睜看到他離我們而去!那種心情……. ”說到此處,曾濤眼中滿含熱淚。 由于受當醫生、護士的父母親有關“救死扶傷”話題的影響,曾濤從小就夢想將來當一名醫生。現在,有了這樣的親身經歷,曾濤決心攻克難關,為燒傷患者減輕痛苦,實現燒傷患者的“健康夢”。從此,曾濤利用業余時間潛心研究“非植皮治療燒傷”技術。他利用所有業余時間,潛心學習鉆研病理學、生理學、藥學、中醫學和燒傷治療學,在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基礎上,利用中藥多靶點多效應的原理,終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研究出第一個品種“復方地黃軟膏”。2007年,又把“復方地黃軟膏”申報為醫院制劑。2006年以來,擔任廣元榮山監獄醫院副院長的曾濤帶領他的團隊,采取不手術、不植皮,應用復方地黃敷料治愈全層皮膚缺損,為燒傷患者減輕了痛苦,降低了費用,受到患者一致好評。為了進一步促進燒傷、疤痕修復與創面愈合的治療方案和治療藥物的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造福于人民群眾,為科學研究工作者創建一個合作的平臺,2013年1月,曾濤與國內知名燒傷專家聯合成立了以治療燒傷、瘢痕修復為特色的廣元中山醫院。該院是一家集醫療、科研于一體的非營利性綜合醫院,以中西醫結合特色治療各種深度的燒傷、褥瘡、潰瘍等皮膚缺損、瘢痕及手足外傷。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和科學研究,2013年4月,又申請成立了“廣元市曾濤燒傷與疤痕修復研究所”。 更令人可喜的是,2013年12月,廣元市曾濤燒傷與疤痕修復研究所被確定列為首批“廣元市院士(專家)工作站”。 熱心公益事業 救助貧困患者 2006年以來,曾濤組織實施了10余次到廠礦企業、街道社區和邊遠山區義診、為貧困患者捐贈活動。2009年,曾濤和社會愛心人士一道免費救助青川燒傷兒童趙勇,他個人除了免費提供燒傷治療技術外,還資助4萬余元醫療費用。廣元中山醫院成立以后,曾濤帶領醫院團隊繼續發揚熱心公益的傳統。今年以來,中山醫院免費救助旺蒼縣、蒼溪縣、利州區及綿陽市等多名貧困燒傷患者,既為患者減輕了痛苦,又減輕了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2013年5月13日,廣元南河皇都首座小區一單元發生天然氣爆炸,住戶胥生一家4人受傷,遭受巨大困難,身心受創;患者在廣元一家市級醫院治療二十余天后,經好心人介紹,6月7日轉入中山醫院。在患者沒有繳納一分錢的情況下,曾濤迅速制定了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案,組織最精湛的醫護隊伍,對患者進行全天候護理和心理疏導,做好全方位的服務,使他們感受到醫院的溫暖。6月25日,胥生和女兒痊愈出院。其妻蒲霞由于傷情較重,繼續在醫院治療,9月3日,蒲霞也痊愈出院。胥生一家在中山醫院治療兩個多月,治療費共計8萬余元,全部由醫院墊付。 2013年11月6日,四川旺蒼縣萬山鄉萬里村四組12歲的智障女孩李海燕,不慎被火焰燒傷面頸部、胸腹部、背部、雙上肢。李海燕被送至廣元市某醫院治療,于11月6日轉入中山醫院治療。李海燕一家4人,除57歲的父親李武修外,其余3人均為先天性智障患者。全家靠李武修一人做點簡單農活和1人每月80元的低保費,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生活十分困難。李海燕燒傷后,更是雪上加霜。在患者生命垂危、家庭特困的情況下,曾濤和團隊團隊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 曾濤針對李海燕的病情,一方面親自制定救治方案,同時安排技術好、責任心強的醫生、護士進行特別治療和護理;另一方面,安排好其父親、哥哥陪護的生活和住處,并根據李海燕的身體變化制訂營養計劃。在曾濤和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李海燕基本上脫離了生命危險期。目前,李海燕的治療費已達5萬元,全部由醫院墊付。57歲的李武修一直陪伴在女兒身邊的,親身經歷這一切,他逢人就說:“我是大山里的人,我第一次遇到這樣好的院長,這樣好的醫生,這樣好的醫院!”2013年12月,曾濤被當地縣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評為“最美黨員”,并向省委組織部推薦,參加中央組織部“最美黨員”評選。 做事勇于擔當 做人品德高尚 曾濤常說:“沒有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的人,是當不好醫生的。”其實,作為醫生、院長和黨支部書記的曾濤,不僅僅有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更具有在關鍵時刻“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勇于擔當,不怕犧牲”的共產黨員的高尚品德。2008年5月12日14時,曾濤帶領有關人員正在監獄醫院查房。14時10分,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了!曾濤第一反應不是家里的4個親人,而是醫院的傷病員。廣元榮山監獄醫院是上世紀50年代修改的,房屋陳舊,遇到這樣大的地震,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曾濤臨危不懼,迅速組織人員撤離,把傷病員安置在安全地帶。從這天起,曾濤就一直在醫院值班,搶救傷病員和確保其安全,一周后,他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那年,他榮立四川省司法系統個人三等功。 做事勇于擔當,做人品德高尚。多年來,曾濤用獨特的技術和自己配置的藥物,幫助貧困燒傷患者,許多人對此感恩不盡,用各種方式“感謝”他的恩情。但無論禮輕禮重,曾濤都一一婉言謝絕。今年11月初,70余歲的許少聯因車禍引起大面積皮膚缺損,從南充市慕名轉入廣元中山醫院治療。由于受到曾濤和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熱情服務,為表達感激之情,11月17日,陪伴老人的的女兒將一個裝有現金的信封,送到曾濤辦公室,再一再二請他收下她和父親的一點心意。曾濤再三再四地婉言謝絕:“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療技術和服務,是醫院和醫生的應盡的職責,我收了你的錢,我心里不安。”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曾濤從醫20多年來,拒收禮品、現金10萬余元。 曾濤帶領他的團隊用精湛的醫院技和至善的愛心,構筑燒傷患者的“健康夢”,贏得同行業的認可和廣大患者好評,被廣大群眾譽為“愛心醫院”。曾濤也因此被當地縣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推薦為“最美黨員”,參加省委組織部、中央組織部開展的“最美黨員”評選。并引起了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國宣傳網、國際網、《健康導報》、《四川科技報》、《廣元日報》、《廣元晚報》和廣元電視臺等20余家媒體分別對他們進行了報道。2013年以來,西安、成都、南充等地的患者紛紛前來就醫和技術咨詢。 愛心無止境,科學無終點。盡管未來的路還很長,也很艱難,但曾濤說,“我會堅持走下去的,用愛心和技術為社會做貢獻,實現燒傷患者的健康夢。”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