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經濟新聞聯播 訊: 編者按: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原黃岡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古城黃州,南毗長江,北鄰東坡赤壁。醫院始建于1890年,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斗醫院已發展成為鄂東地區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際愛嬰醫院、世界網絡緊急救援中心,擔負著全市730萬人口和周邊群眾的疾病防治任務。醫院占地面積6.2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院內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綠化面積達35%以上,環境優美,溫馨舒適,是黃岡市集醫療、預防、科研、教學、康復為一體的技術指導中心,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咸寧醫學院、鄖陽醫學院等多所醫藥院校的教學醫院。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隊伍建設是事業成功的基礎,醫院經過幾年的人才工程建設,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加強,著力搭建人才創業平臺,打造一流的醫療技術團隊。醫院先后引進碩士生及以上學歷臨床技術人員100余名。目前,全院職工1152人,在職職工88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734人,有高級技術職稱者144人,中級技術職稱者292人,兼職正副教授36人。 醫院已建立一整套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醫療管理網絡系統,實現了醫療、病案、統計、財務、人事、設備、藥庫、門診收費、住院收費現代化微機管理,醫學影像系統、檢驗功能數據同步傳輸,視頻會議、遠程會診功能強大。被評為2009-2013年度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黃岡市消費者最滿意單位。黃岡市中心醫院以“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為宗旨,以病人至上為立院理念。始終以一流的醫療技術、一流的服務質量、一流的診療環境,為患者全程、規范、誠信服務。 近日,該院院長李剛高屋建瓴地圍繞公立醫院人才的重要性做文章,可謂匠心獨運、高瞻遠矚,讓我們和李院長一起思索和探尋以下幾個問題:醫療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什么的競爭?公立醫院的生存與發展關鍵是靠什么?創新驅動要靠什么驅動?投資什么就是投資未來? 放眼世界,攬天下醫學英才 創新機制,建醫療人才中心 黃岡市中心醫院院長 李剛 自十四大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人才的流動表現在向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聚集,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社會資本即將大舉進軍醫療市場,未來的人才流動還將面臨著新的趨勢。醫療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公立醫院的生存與發展關鍵是人才。創新驅動要靠人才驅動,投資人才就是投資未來。 一、放眼世界,確定人才戰略 眼界決定寬度,觀念決定高度,腳步決定速度,思想決定未來。作為醫院領導層首先要放眼世界,通過學習,汲取國內外人才規劃的先進理念。醫院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2013年分批派出近30名醫療專家走出國門,遠赴法國及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管理經驗; 2013年還邀請法國衛生部專家團來院講學,使全院干部職工開拓了視野,更新了觀念,通過整合和完善相關專業形成大科室制,確定按照學科建設和內涵建設的需要實施大科室制人才戰略;醫院今年還將選派醫療業務骨干赴美國、德國和意大利進行長期進修學習,并將這項措施常態化。 二、攬天下英才,樹立大人才觀 人才的引進和使用視野要寬,范圍要廣,途徑要多。要突破身份、資歷、學歷的限制,廣納賢才,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人才觀。我院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黃岡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吸引和激勵人才發揮作用的若干辦法》的政策,柔性引進部分國內外一流的“大家”即 “公共人才”,為我院學科建設與發展提供決策和技術支撐。 通過市委人才辦,2012年引進美國內華達大學醫學院一名博士后來我院負責醫院醫學中心實驗室工作;2013年又引進衛生部北京醫院專家來我院重建心臟外科;依托市科學技術協會,通過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形式,2013年引進專家來我院,建設黃岡市生殖醫學中心,造福老區群眾;通過省委組織部“博士服務團”的項目,2013年引進武漢大學腫瘤學留美博士擔任醫院腫瘤科主任,帶動黃岡市腫瘤學科的發展;深化院際交流與合作,通過中南醫院“對口支援”平臺,2013年引進中南醫院眼科、耳鼻喉科醫學博士擔任我院眼科、耳鼻喉科主任;2014年醫院特聘了一名博士生導師負責我院皮膚科的學科建設,希望通過2~3年的努力,使之建設成為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 三、創新機制,搭建平臺,建立核心人才管理體制 核心人才,就是在醫院發展過程中通過其高超的專業素養和操守,為醫院做出或者正在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取決于醫院的可持續競爭優勢。而要建立可持續競爭優勢,就要實施創新驅動,通過機制創新達到核心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一)搭建核心人才工作平臺 核心人才的工作不但要滿足醫療崗位的需要,而且還要有展示醫療技術的科研和教學平臺。為此,兩年來,醫院結合新“三甲醫院”標準,加強醫療、科研和教學平臺的建設,通過搭建核心人才的工作平臺吸引人才。 1.醫療平臺建設 (1)通過普通外科、婦科、神經內科、醫學檢驗科 、護理等5個省級臨床重點(建設)專科和19個市級甲類臨床重點專科,帶動其它學科的發展; (2)投資1千多萬升級了醫院信息系統,建立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在全院實行就診、查詢、報告和結算“一卡通”,實現醫保病人住院、檢查、轉科(院)網上審批,使得病人的就醫更為便捷、醫務人員的工作流程更為順暢、醫院的管理和考核更加規范; (3)新購置了3.0MRI、128排螺旋ICT、雙探頭ECT和超高清腔鏡系統等世界頂尖設備為核心人才打造施展醫療技術的平臺; (4)積極申報高精尖的醫療技術項目,目前已有9項第二類醫療技術項目通過湖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審核和批準。 2.科研平臺建設 (1)新成立的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已于2013年7月12日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現場檢查、評審和驗收并獲省級檢查員資格。我院獲得國家藥品上市后臨床再評價和仿制新藥上市前臨床評價的資質,符合條件的患者將獲得免費檢查和治療的機會。 (2)總投資1000萬元建設中心實驗室,包括示教室(遠程視頻可直接與國外實驗室交流)、綜合實驗室、高效液相色譜室、藥物基因檢測室、細胞培養室、微生物培養室、動物層流手術室等均已經建成并于2012年7月30日開始運行,可開展免疫組化、細胞培養、western bolt蛋白定量及藥物基因檢測等項目,完全能夠滿足醫療中心科研的需求。 (3)拓寬科研途徑,醫院加入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技項目管理系統和湖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兩年來,醫院獲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市科研立項17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五項,為核心人才申報科研項目和獎勵提供充足的空間。 (4)為促進醫院進一步的建設,2013年通過市校合作簽署了武漢大學醫學部黃岡市中心醫院戰略合作協議。 3.教學平臺建設 (1)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我院作為湖北省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于2013年申報了國家級臨床培養基地。由國家發改委投資1980萬元建設的全科醫生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將于 2014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不僅為我市醫學人才的培訓和考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核心人才提供了臨床教學的平臺。 (2)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經過湖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兩輪檢查和評審,我院全科醫學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神經內科、急診醫學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和醫學影像科共12個專業獲批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核定培訓規模150人。 (3)長江大學黃岡臨床醫學院建設:2012年與長江大學合作正式建設黃岡臨床醫學院以來,醫院69人通過了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試,2014年我院8位專家獲批碩士研究生導師,將于2015年招錄全國統招碩士生,為核心人才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4)加入湖北省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網上申報系統,2013年獲得5項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為本市的醫務人員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并為獲得省級學分提供了便利。 (二) 建立核心人才管理制度 兩年來,醫院先后制定了《黃岡市中心醫院2014-2018年人力資源規劃》、《醫院高端人才引進的相關規定》、《醫院引進高層次人才管理辦法》、《醫院動態崗位設置方案》、《醫院科學技術獎勵辦法》、《醫院拔尖人才管理規定和評分標準》等系列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和管理制度。 (三)建立核心人才激勵機制 對核心人才在績效分配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對SCI論文、科研立項、科技進步獎等負責人給予單項獎勵;醫院還建立了學術登記網,收集和記錄全院職工的論文專著、科研成果、學術任職、醫療技術等學術成就,分時段綜合統計評分,每年選出學術拔尖人才,采取期權的形式予以獎勵;對在職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人員予以獎勵,建立核心人才長期激勵機制。 四、樹立憂患意識,建立人才儲備體系 核心人才的培養非一朝一夕,其成長周期是客觀存在的,樹立憂患意識,建立人才儲備體系不僅為醫療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競爭力,同時也為現有核心人才的流動提供風險保障。 1.人才引進體系建設:通過網絡招聘、現場招聘、專家推薦等多種形式引進人才,充實核心人才隊伍,2013年引進了一名骨外科的學科帶頭人,實現了人才從沿海向內地的回流;醫院3年來從國內各高校引進來碩士以上研究生58名;2013年簽約同濟醫學院應屆畢業博士生2名。 2.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形成了持續、分層、按需和遞進的培養模式和體系。請國內外專家來院講學實施繼續醫學教育提高整體醫療水平;通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提高青年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低年資醫師選派到國內先進醫院和優勢科室進行培養,高年資骨干醫師選送到國外進修;本科學歷人員進入與同濟醫學院和武漢大學醫學部聯合舉辦的在職研究生班,實行青年醫師碩士化,并為醫院博士化打好基礎。 3.人才篩選體系建設:通過廣泛聯系和宣傳,2013年吸引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南昌大學、青海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長江大學等21個大專院校共計379名的實習生來我院實習。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支持大學生到黃岡實習實訓和創業就業的意見》,對來自985和211高校的實習生每月發放500元生活補貼并免費提供住宿,便于從中挑選后備人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將于2015年推廣實施,我院獲批的150人住培生規模以及長江大學黃岡臨床醫學院的20~30個研究生規模將給我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五、以人為本,建設區域醫療人才中心 經過一年多的統籌和準備工作,2013年12月10日,按照突出以人為本的第五代綠色醫院理念規劃的大別山(鄂東)區域醫療中心正式破土動工!由國內外知名設計院聯合設計,占地面積500畝,總投資10億元,建設面積21萬平米,開放床位2000張的新院區將于三年后屹立于黃岡市城東新區美麗的白潭湖畔。新的標桿醫院會吸引更多的醫學人才投身這片熱土,打造區域醫療人才中心。黃岡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因此迎來了新的紀元!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