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 在美麗富饒的連云區,每天都會涌現出動人的故事和傳說。“愛心媽媽”朱金霞用自己的博愛之心和無私奉獻書寫著人間的真善美,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之路。她本著“博愛,人道,奉獻”的精神,舍得一切、竭盡全力,將自身全部熱情和滿腔心血投入到腦癱孩子康復事業之中,創辦了連云港市連云區博愛康復中心。 博愛康復中心是連云港市殘疾人聯合會定點康復機構,是集公益性、綜合性、示范性為一體的兒童康復訓練機構??祻椭行囊恢钡玫绞袇^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區縣殘聯各級領導的關心呵護。為提高康復水平,2010年5月康復中心正式成立后,就與青島腦病康復醫院建立了技術協作關系,中心專家由多位知名權威兒童腦病康復專家組成,本著不拋棄、不放棄、不放松的宗旨,定期為兒童會診,并擬定治療方針,使腦病患者得到了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康復中心從業四年來,共接治殘疾兒童250余例,總有效率100%,顯效率70%。盡管康復中心位置比較偏僻(位于連云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但是并不影響連云港四縣地區的腦癱患兒為此慕名而來,這使得本來就略小的康復場地和住宿空間更顯得擁擠不堪,又由于康復場所租金較貴,水電又是商用的,為節約經費,大伙自己打掃整棟樓的衛生,花最少的錢自己布置自己的科室和宿舍。大的感統室和辦公的地方沒有空調,辦公人員每天都要整理很多材料,手上出現凍瘡,中心主任在家里經濟也不寬裕的情況下把自己家的空調拆來兩個給大家用,才勉強度過去年寒冷的冬天。科室的辦公用品(桌子、椅子、柜子......),部分是自己找木工做的,部分是從中心主任家搬來的。 由于康復機構現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相關政策上存在很多的問題,門外又車來車往比較頻繁,患兒自由活動空間不足且安全得不到保障,家長焦慮不堪,為此多次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改善目前環境的要求,可是由于種種原因,至今還是沒有得到改善。 為了讓更多腦癱孩子能和普通孩子一樣快樂的成長,面對眾多家庭困難的腦癱患兒,中心不僅幫助他們爭取最大的社會保障,還從物質上幫助這些孩子,精神上鼓勵他們,但這遠遠是不夠的,孩子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需要大額的康復費用和時間精力,還有很多孩子達到了上幼兒園、上小學的年齡,但是沒有學??辖邮盏鹊?.....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中心主任多次走訪相關部門,希望能夠為孩子辦理醫療報銷,申請一個特殊教育基地,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和憂慮,然而在辦理相關證件上屢次碰壁......希望上級領導匯集更多力量,給予腦癱康復更大的關心與支持。共同為殘疾孩子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讓殘疾孩子共享人間溫情吧!通訊員/劉愛東 冷俊成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