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網-濟南視窗 訊 “幾十年前,我與戰友最后一別,他送我的就是布袋雞。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那唇齒留香的美味……”8月20日,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撥打禮品搜索熱線18653465982訴說自關于布袋雞的美好回憶。無獨有偶,河北衡水的商先生也托記者尋找正宗的布袋雞。如今,夏津縣鴻熙居布袋雞終于參與到了“德州好禮品”評選活動中,向對布袋雞念念不忘的市民們“一展真容”。
始創元朝 清朝為宮廷主菜 夏津縣洪熙居布袋雞有限公司是由夏津布袋雞正宗傳人、德州布袋雞美食文化研究會會長魏憲華創辦。何為布袋雞?將整只雞從脖頸處入刀,以精細刀工剔除胸、背、翅、腿處的所有骨頭與內臟,然后向雞肚內填充各種餡料,整只雞如同一只布袋一樣,再按比例裝入海參、鮑魚、瑤柱、火腿、筍菇等十幾種佐料,入油炸至金黃色,再上籠蒸制,遂成布袋雞。 “布袋雞”是夏津的傳統名吃,相傳始創于元朝,當時居住在夏津的武毅王娶了成吉思汗的女兒阿刺海別吉公主,公主頗擅廚藝,為了讓武毅王保養身體,她以土產雞去骨、填餡,秘制而成“鄃飴珍味雞”,這就是布袋雞的前身。后來它傳至清朝,成為“滿漢全席”主菜之一。夏津縣志記載,乾隆年間的魏從德是“鄃飴珍味雞”第七代傳人,經張浩、紀尚忠,傳至魏憲華已是第十代。目前,布袋雞已被國家列入《中國菜譜》。 外表平淡無奇 腹內大有乾坤 布袋雞以內軟嫩、餡清香、味美不膩而聞名。從表面上看只是一只平淡無奇的雞,實則腹內另有乾坤。據魏憲華介紹,布袋雞最講究的是刀工,要做到雞骨不帶肉,雞肉不帶骨,灌水不漏湯,把脖頸一拎,仍是渾然一只雞,這才算到家。此外選雞也頗有講究,必須是精心飼養的有機雞,而且必須是現宰的活雞,普通的白條雞根本不能用來制作布袋雞。 烹制好的布袋雞,色澤黃中透紅、雞身完整,像只活雞趴在盤內,造型美觀獨特。用筷子輕輕剖開雞肚,即露出其中包藏的餡料。布袋雞中所填餡料也同樣有不少講究,填上黃豆等可稱“雞包金”,填上豆腐、豬肺等可稱“雞包銀”。鴻熙居布袋雞中所填充的餡料是營養學家經過科學配比后定制的,包括海參、干貝、魷魚、火腿、筍菇等十多種配料。看上去金黃燦爛、聞上去鮮香四溢、吃起來軟嫩味美,這就是流傳幾百年的夏津一絕——布袋雞。 改良工藝 有了真空包裝 由于烹制工序繁雜、成本高、不易存放,夏津布袋雞始終沒有大規模制作。魏憲華說:“據我了解,目前夏津縣較為正宗的就是金信酒店所烹制的布袋雞,但每年制作銷售也僅有千余只。” 鴻熙居布袋雞從今年1月開始銷售,這標志著夏津縣布袋雞已逐漸開始市場化、產業化運營。在此基礎上,魏憲華對傳統布袋雞與現代化工藝相結合,制作了真空包裝的布袋雞禮盒,更適合攜帶與保存。“從此布袋雞擺脫了不宜存放的弱點,我希望讓人們都能知道這夏津一絕。”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