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輿情觀察新聞網 訊:糖尿病患者為何久治不愈?到底是病情頑固,還是治不對癥?到底是藥無效果,還是藥不對因?今天,我們聯合國內外權威專家和廣大讀者網友一起來探討糖尿病患者為何久治不愈這一問題。 抑郁癥可導致糖尿病 近日,美國著名研究類大學John Hopkins的一項研究結果在美國醫學協會雜志上發表,該研究結果稱:抑郁癥會導致糖尿病。 在這項研究中,共有6814名參與者在三年的時間中,接受2型糖尿病和抑郁癥的檢查。結果發現,抑郁水平高的人得糖尿病的機率增加了一倍,并且抑郁水平越高,越容易得糖尿病。 有證據表明,抑郁癥與2型糖尿病之間存在雙向關系。Knol等人研究表明,抑郁癥除了是糖尿病的后果外,抑郁癥也可能是糖尿病發病的風險因素。 也就是說,抑郁癥患者易于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病人則更易患上抑郁癥。糖尿病與抑郁癥具有生物學相關性,英國Staffordshire大學的Arie Nouwen和France Talbot兩位博士回顧了有關文獻發現:重癥抑郁障礙可能會增加發生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據張璣晴神抑郁癥健康咨詢中心的專家介紹,目前存在的兩個主要學說可解釋糖尿病和抑郁癥之間的因果關系。一個學說稱,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抑郁癥是慢性疾病的慢性心理應激的結果(也就是糖尿病導致了抑郁癥);另一種學說稱,抑郁癥先于2型糖尿病(即抑郁增加了糖尿病患病風險)。 有醫學資料稱,抑郁癥患者患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是因為激素釋放和作用反調節增加,葡萄糖轉運功能改變,以及免疫炎癥激活增加的結果。這些生理變化被認為是導致胰島素抵抗和β胰島細胞功能失調,并最終導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
患抑郁癥的糖尿病病人死亡率高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得抑郁癥的患病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且患抑郁癥的糖尿病人死亡率比未患抑郁癥的糖尿病人高54%。也有研究資料稱,糖尿病人群中患抑郁癥的風險增加,自殺率也高,高達10 %左右,遠高于普通人群的10~30 人/10 萬人。 糖尿病和抑郁癥不僅在美國患者眾多,在全球范圍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據統計,美國有7%的人患糖尿病,而大約3000萬的成年人受到抑郁癥的困擾,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證實,研究者將這個結果,和去年賓西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結合了起來:有抑郁癥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接受心理健康的治療,在兩年后死去的人數,比不治療的人減少了一半。 研究者對78282例女性患者進行的一項分析表明,同時罹患2型糖尿病和抑郁癥的患者總死亡風險增高1倍,6年內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大近2倍。既往研究已證明,罹患糖尿病或抑郁癥均與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相關。
專家稱:糖尿病患者久治不愈或因抑郁癥治不對因 據了解,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來說,其治療的目的就是保持良好的代謝控制,維持胰島B細胞功能,使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有醫學資料稱,糖尿病患者之所以血糖居高不下,是因為受損的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肝糖元儲存、代謝機制逐步喪失,糖分大量滯留血液所致。所以,不管是采用化學西藥增強胰島素活性,還是外源性注射胰島素,其目的都是通過大量胰島素信號的刺激,強制迫使肝臟勉強進行肝糖代謝,從而消耗葡萄糖,降低血糖濃度。 但如果這些方法都用過,效果依然不好時,那就要考慮患者的治療方法是不是治不對癥、藥不對因?張璣晴神抑郁癥健康咨詢中心的專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甚至越治越重,那就應該換個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是因為抑郁癥導致的糖尿病,那么病根與病因都在抑郁癥上,所以治好抑郁癥糖尿病便可自愈。
糖尿病患者治療抑郁的同時能幫助降糖 早在2007年,挪威Haukeland大學醫院的Øivind Hundal博士就提出了一種關于抑郁癥病理生理學的新假設,即抑郁癥可能是“大腦的糖尿病”——顱內星形神經膠質的葡萄糖代謝減弱。在本項研究中,Hundal博士及其同事基于2006年挪威處方藥數據庫的資料,以確定患者在服用各種口服降糖藥的同時使用抗抑郁藥的情況是否存在差異。研究小組總共對年齡≥20歲的340多萬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評估了口服降糖藥(雙胍類、磺脲類和噻唑烷二酮類)與抗抑郁藥同時使用的情況。 結果顯示,磺脲類降糖藥與同時使用抗抑郁藥的幾率顯著降低有關,而磺脲類藥物正是唯一一類直接刺激胰島素釋放的口服降糖藥。 2011年5月15日,夏威夷召開的美國精神病學會(APA)2011年會上報告的一項大規?;仡櫺匝芯勘砻鳎请孱惤堤撬幙赡芫哂锌挂钟舻墓πВ邮芑请孱惤堤撬巻嗡幹委煹奶悄虿』颊咄瑫r服用抗抑郁藥的可能性最低。 據張璣晴神抑郁癥健康咨詢中心的專家介紹,多數研究表明,心理治療和抗抑郁藥物治療對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和血糖控制有顯著的正性作用。
治療抑郁的藥物有哪些? 據了解,治療抗抑郁類的藥物有很多,但總體來說,抗抑郁藥物主要有四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三環類抗抑郁藥物、單胺氧化酶(MAO)抑制劑和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 專家稱,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最常見的抗抑郁藥物,如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羅西汀和西酞普蘭。由于此類藥比其他抗抑郁藥物更容易耐受,所以通常被醫生作為首選抗抑郁藥物,大家最熟悉的百優解(鹽酸氟西汀)就是其中之一。 抗抑郁藥物存在各種副作用,如體重增加、影響性欲等,因此,糖尿病抑郁患者應該和醫生討論這些副作用,同時討論所服用的其他藥物是否會與抗抑郁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除了上面所說的藥物外,還有文拉法辛和度樂西汀等。張璣晴神抑郁癥健康咨詢中心的專家強調,抗抑郁類的西藥存在各種毒副作用,如體重增加、影響性欲等,因此,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抑郁癥患者來說,更應該重視這些毒副作用,最好服用柴胡疏肝散、逍遙丸、張璣晴神等中藥來治療抑郁癥。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抑郁癥的同時還應該向主治醫師咨詢了解自己服用的其他藥物是否會與抗抑郁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文/常有才)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