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雞毛信 訊:休克是由各種嚴重致病因素(創傷、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和過敏等)引起急性有效循環血量不足,導致組織和臟器灌注不足,組織與細胞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和器官功能受損。臨床表現為血壓下降、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或發紺、精神萎靡、尿量減少。嚴重的可以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引起休克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①大量出血(內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嘔吐、腹瀉等)、失血漿(大面積燒傷)等原因。②嚴重的感染引起感染性休克,如肺炎、膽囊炎、細菌性痢疾、敗血癥、腹膜炎等。③急性心肌炎等引起的心源性休克。④人體對某些藥物或生物制品發生過敏性反應所引起的過敏性休克。⑤因外,傷造成劇烈疼痛或麻醉意外引起,由于神經作用,使循環血量減少而導致的休克,稱之為神經源性休克。 由于休克,人體各個臟器都會出現缺氧。心臟耗氧量大,營養心臟的冠狀動脈必須有充足的血流供給,才能保證心臟對營養物質和氧的需求。休克時,冠狀動脈血流量明顯降低,心肌缺氧,其他營養物質亦供應不足,使心臟損傷,出現心力衰竭以至死亡。人體休克時,肺血管血流降低,肺臟缺氧,也會引起肺損傷,如肺不張、肺水腫和出血,這使肺缺氧更加嚴重,可因呼吸衰竭導致死亡。人的腎臟雖然不大,但腎臟內血管、微血管十分豐富,所以血流量也相當多;休克時,腎血流減少,可引起少尿、腎缺氧,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時可出現腎壞死。腦對氧的需求較身體其他臟器相對要高,一旦缺血10分鐘,病人會因腦水腫而出現昏迷,并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直至成為沒有意識只有基本生理功能的植物人。肝臟及胃腸道在休克時,均可因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早期的休克病人神志清楚,只是煩躁不安,面色和皮膚蒼白,口唇及指甲略帶青紫,出冷汗,心跳加快。隨著病情發展,病人反應變得遲鈍,血壓下降。病情進一步發展,病人進入昏迷狀態,無尿,皮膚、黏膜和內臟出血,并可出現心、腎、肝等臟器急性衰竭。
休克是一種嚴重的變化多端的病態過程,必須及時搶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休克發展到晚期,則難以逆轉。一般治療原則是盡早進行靜脈輸液和給藥,輸液的內容宜根據具體情況選用全血、血漿、低分子右旋糖酐。根據情況選用血管活性藥物,如硝普鈉、阿托品等。不同類型的休克采用不同的處理,并根據病情變化予以調整。 無論哪種休克,都應讓病人吸入足夠的氧氣。輸氧可以維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動脈氧分壓,有利于臟器得到最大量的氧供,改善缺血狀態,減輕因缺氧造成的一系列損傷。如能在家常備一臺長虹醫用級的制氧機,可以在休克的第一時間給氧,在一定程度上可為后期急救贏得時間。 病人接受輸氧急救時,一定要保持安靜,采取合適的姿勢,以平臥為好。如果是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因氣急不能平臥,可采用半臥式。可根據血氣分析,酌情使用鼻導管/鼻塞或面罩給氧,以使病人的血氧分壓接近正常值。一旦出現休克,應及時送往醫院,以便得到及時搶救和恰當的治療。送往醫院的途中應維持輸氧,以減輕臟器因缺氧造成的損傷,為進一步治療打下基礎。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