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前沿資訊網 訊 近期持續嚴重的霧霾天,人們普遍感覺心情不好,并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而焦慮。 冬季是抑郁的高發期,霧霾助紂為虐 “霧霾焦慮癥”是指由于霧霾產生天氣陰沉,終日不見陽光藍天,因此這樣的天氣會對人的精神狀態會產生影響,在這些天里會覺得情緒不好、“蔫蔫”的,如果灰霾天氣持續,會加劇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另外,秋冬本來就是抑郁的高發期,對于本身患有抑郁、焦慮等精神障礙的人來說,灰霾天氣的傷害更大,可能會出現情緒更加低落、坐立不安、季節性情緒失調。(百度百科“霧霾焦慮癥”) 媒體報道:霧霾天抑郁癥發病率上升 天津市各醫院心身科門診量日前都有小幅增長。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科主任沈莉說,霧霾天氣氣壓較低,能見度差,呼吸不暢加之出行不便等原因導致人們情緒欠佳,而抑郁癥患者等情緒容易受外界影響的群體這種表現就更為明顯。這也是霧霾天氣抑郁癥的發病率會有所上升的原因。(2017年1月3日《天津日報》) 蘇女士今年上半年做了肺部手術,術后十分注重保養。可進入冬季后,霧霾頻頻出現,蘇女士漸漸覺得身體不舒服。“只要是霧霾天,我就覺得呼吸不暢,還會咳嗽。”此后,隨著霧霾天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蘇女士甚至出現了焦慮、失眠、胸悶的現象。家人將蘇女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其身體很健康。醫生表示,蘇女士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受霧霾天的影響,出現了心理問題。(2016年12月27日《張家港日報》) 霧霾來襲,多日不見陽光,這樣的天氣很容易讓人情緒低落,引發心理問題。記者從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理健康門診了解到,霧霾天容易誘發抑郁及焦慮兩類心理問題。該院心理健康門診主任醫師羅蘭蘭說,持續的霧霾天會讓過度關注身體健康的人出現心理異常——擔心如此惡劣的環境對身體不好,由此產生焦慮情緒。(2016年12月22日《城市快報》) 最近,無休止的重重霧霾下,不少西安市民的情緒從不開心、無奈甚至轉向狂躁。醫生說,霧霾天的確會讓正常人情緒變壞,讓抑郁者病情更加劇。12月16日上午,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宋東峰表示,每到冬季霧霾天嚴重的時候,心理科的門診量就會增大。(2016年12月16日《華商網》)…… 霧霾天如何保護身心健康,眾專家出招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科主任沈莉認為:抑郁癥患者在霧霾天氣里往往無誘因病情加重,因此建議霧霾天抑郁癥患者避免獨處,適當增加燈光照射,暖色調明亮的燈光有助于情緒改善;主動與親朋好友交流,聆聽歡快的音樂或者觀看輕松的電視節目;抑郁癥患者需堅持服藥,不可隨意減藥、停藥,無誘因癥狀加重時,請及時就醫;飲食清淡少油,控制煙酒,多食用富含氨基酸食品,巧克力是不錯的選擇。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理健康門診門診主任醫師羅蘭蘭提醒:為避免霧霾天誘發心理問題,市民要注意愉悅身心,調節情緒,可多聽歡快的樂曲,多看娛樂節目,多做家務,多與家人交流,多與朋友聊天,盡量別讓自己閑下來。對于出現焦慮情緒的人來說,自我調解非常重要,要明白想事情不能太絕對。“這些人要認識到,霧霾天不能跟病情加重和身體不好畫等號,心態平和才有助于增強自身免疫力,使身體的防御系統變得更強大,否則就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能做到病不沾身。當然,如果焦慮癥狀比較嚴重,就應該求助專業心理醫生,進行對癥治療。” 陜西省人民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宋東峰建議:冬季西安霧霾天氣比較多,面對長期的惡劣天氣,從心理上,建議大家能夠相對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環境改善也并非一朝一夕,不要刻意將危險放大,自己過度嚇唬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來看待環境的變化,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綠色出行,少些抱怨,多些寬容。如果出現比較明顯的情緒或者身體不適,還要及時就醫,該用藥時適當用藥。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精神衛生科趙航醫生建議:嚴重霧霾天還是要盡量減少外出,喜歡戶外運動、廣場舞的不妨在室內運動,如瑜伽、跳操等,可適當調亮室內的燈光,增強光線,營造一個“陽光充足“的愉悅環境;調節心情,多一些美好的心理暗示,多與朋友和家人聚會交流,及時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以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多吃牛羊肉、蛋等高熱量、熱的食物,少吃涼菜冷飲,零食可以選擇巧克力、蛋糕等甜品,多吃水果,有興奮神經系統、改善心情的作用,提高愉悅感;同時也要多吃滋陰潤肺的食材如銀耳、山藥、百合、蓮子、梨、蘿卜、蓮藕等,抵御霧霾帶來的危害。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張璐璐警示:本已有精神障礙者如果出現病情波動或復發跡象,應該及時到專科就診,由醫生評估病情后系統干預治療。而普通人群,可多與家人朋友談心交流,也可在安靜的環境中享受舒緩的音樂,同時避免過度勞累。 好心情平臺精神科專家呂浩:秋冬季節,原本就是抑郁癥等精神疾患的高發期,四面“霾伏”的當前,可能會令精神疾病患者坐立不安,嚴重的還會情緒失控,甚至出現絕望的輕生念頭。面對這種情況,應從出行起居飲食心理全方位調試自己的心情。減少外出,調亮室內的燈光,增強光線,營造一個“陽光充足“的環境;及時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多與家人朋友交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注意飲食合理,抑郁雖然是一種“心病”,但合適的飲食對調劑心情也很有幫助,多食用熱食,注意營養均衡;有任何心理問題,只要通過手機,就能從好心情APP上尋求心理輔導和心理干預服務,好心情平臺上不但有1.3萬名精神科在職的大夫,還有幾十家知名的心理咨詢機構,隨時隨地為心理健康進行保駕護航。 (以上內容綜合參考《天津日報》《張家港日報》《城市快報》《華商網》及百度百科、好心情APP等)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