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南京在線 訊:近日,在第五屆西湖論壇上,由國家級行業協會發起的“智慧藥店聯盟”正式成立,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各省市藥店聯盟領導,國內知名醫藥企業、連鎖藥店負責人等2000余人出席該盛會。而筆者也十分有幸的與業界知名的連鎖藥房高管、行業專家對話,針對“慢性病患者為何成了藥房藥店的VIP”一問深追深訪,為大家揭開藥房為何高度重視慢性病患者的主要原因與幕后真相......
![]()
甩掉質疑的包袱共同抗戰慢性病 不管是醫院還是藥房藥店,慢性病患者其實是他們最大的財主與搖錢樹,那么是不是這些原因所致,很多藥房藥店才將客戶人群定位在慢性病患者身上呢? 其實,多個連鎖藥店的老總在不同的論壇會議上都明確表示:通過對慢性病患者的重視與引導,藥店的處方藥產品銷量提升了,對藥店貢獻的毛利與以前相比也有了質的變化。但是藥店營利背后為慢性病患者所付出的努力并不被患者認可,換來的卻是患者的質疑。 有藥房負責人表示,我們經常會聽到患者說:“你們這哪是為慢性病患者服務,分明就是賣藥嗎?”調研結果顯示,抱怨的慢性病患者占了調研人數的40%以上。 當然,藥房藥店之所以重視慢性病患者,除了利益之外,更多的應該是為了落實國家政策、響應中央號召。早在2012年5月衛計委就發布了《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2017年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通知,該《通知》已把慢性病的綜合防控提升到了國家的戰略高度。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慢病處處長吳良有認為,“慢病防控重中之重應該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不是政府來主導,而是自我為主,每個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主人。”所以,做為藥房藥店、尤其是連鎖型的大藥房、大藥店,肩負起為慢性病患者服務的重擔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被誤解、被質疑也是在所難免。 慢性病死亡人數驚人,不得不全員參與齊重視 數據顯示,慢性病每年造成全球近3600萬人死亡,占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而在中國,居民慢性病死亡在中國總死亡人數中的占比已經接近90%。消息稱,我國2015年慢病致死率升至86.6%。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教授表示:“慢性病患者的患病和死亡與經濟、社會、人口密切相關,所以在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中我們首先要明確我國慢性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沒錯,就是質疑。比如以慢性病為主的藥房藥店、比如實行醫藥分開的醫院,站在患者的立場上去看,很多患者都認為藥店藥房是為了賣藥、醫院醫生是為了掙錢,所以他們的敵對情緒與不服從心理必然存有,但是,當我們看到這些驚人的死亡數字時,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與病魔站在一起去質疑醫藥衛生行業的所有從業者?
![]()
的確,當下的醫患關系與醫療市場都處于緊張狀態,但是目前的國家一而再再二三的出臺關于慢性病的防控政策與文件,所以藥房藥店向慢性病上傾斜也是大勢所趨。比如從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下發《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明確要求:要加強我國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到2012年衛生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再從2016年10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印發《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到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加強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國家政策驅使,慢病危害嚴峻,這不得不讓慢性病群體自我重視病情,還需要那些做為慢性病患者的親友以及藥房藥店、藥企與醫院機構共同參與、全民重視。 慢病未病去藥店,重病大病去醫院 盡管在上文提到的某項調查當中,有40%以上的慢病患者認為藥店藥房是打著“慢病的旗號”在賣藥,但智慧藥店聯盟首任理事長、微醫董事長兼CEO廖杰遠則公開表示:“在國家政策利好和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下,藥店自身應從單一銷售向多元服務轉型,拓展藥品之外的問診、慢病和健康服務管理等服務。”所以,藥店藥房為慢性病患者服務僅是其中的一項業務,前期可能很難被患者接受或者認可,但是后期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 據中國預防醫療產業創始人、騰湃健康產業創始人鄭靜芬介紹說:我國預防醫療這塊還僅停留在后端,而缺乏前端干預。前端是防病,后端就是只有得病了才去醫院。這種“治已病”的思維難以解決國人的健康問題,也是不可持續的。我們需要從傳統的偏重治療到“治未病”的理念轉變,將慢病防控關口前移。 隨后,向智慧醫療靠攏、以慢性病免費健康咨詢為主的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孫鎮則接過話說:“慢病未病去藥店,重病大病去醫院”。
![]()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曉峰認為,“面對龐大的慢病群體,慢病防控還是要從基層抓起”,說完他還提出“要將慢病防控工作落實到基層”的觀點。而慢性病患者之所以誤解、質疑藥房藥店與醫院里的醫生,大多是因為當下緊張的醫患關系大環境所致,所以醫改之中也在不斷的完善、改進、制定著相關的政策與法規來規范醫療界,而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就此提出:“要解決群眾對基層醫療的信任問題,要把這塊短板補上,才有助于打造健康中國”。(文/常有才) 本文首發至《新浪醫藥新聞》常有才專欄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