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時報 訊:長期以來,投資、出口、消費被稱為驅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2008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中國出口遭受重創,互聯網發展基礎下的投資和消費支撐著中國經濟郁郁前行,中國政府當機立斷,四億元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互聯網迅速成為和鋼鐵產業、房地產業、汽車產業等行業并駕齊驅的支柱型產業。但是時隔數年,我們不得不清醒的認識到,“資本寒冬”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從1997年到2015年,歐美國家“每隔7年就會發生一次經濟危機”的魔咒正在中國上演。當經濟寒冬再次席卷中國,雖然中國股市的提前預演讓人們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現實狀況仍然超出預期,一再刺激大家緊繃的神經。
可出人意料的是醫美O2O卻在創投圈嶄露頭角,資本注入持續走高。究其根本,是時下大眾對醫美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醫美行業已經呈現高速發展態勢。根據智研數據中心測算,我國醫美行業未來5年內收入增速有望維持在25%以上,預計2017年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可超千億,行業前景一片廣闊。 醫美O2O創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路醫美APP。目前,在業界為人熟知的就有數十個,其他不知名的活新生平臺更是不計其數。醫美APP在一般采用C2C或B2C模式,擴大了用戶信息來源,搭建用戶和醫生直接溝通的平臺,試圖解決醫美行業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弊病。可是究其根本,APP作為第三方平臺,是無法完全解決信息不對等問題的。APP上對于入駐的醫院和醫生介紹是醫美服務機構在線上線下各個渠道展示的信息,APP上看到的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并不會因為信息是在醫美APP上就會顯得更為真實可信;關于價格迷霧,用戶確實有了更多的參考信息,可用戶看過之后,在紛雜的信息中依然無法對比出不同醫院不同項目孰優孰劣,什么價格是真實又合適的。同一個項目巨大的價格差異從何而來,依然一頭霧水;且APP作為第三方平臺,為了擴大自己的用戶基數,是無法對客戶進行一對一服務的,用戶的求美困惑無法得到專業服務人員的解答,只能自己在眾多信息中分辨適合自己的,無異于大海撈針。 現就職于彤美醫療美容醫院的李長富院長是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分會核心會員、美容主診醫師首批獲得者。長達20年臨床實踐經驗,數萬例成功整形美容案例,被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及眾多媒體評為“中國美容與整形產業坐標人物”。從業20年,最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也意味著最了解用戶的需求,深知大多數求美者都因為無法獲得適合自己的信息和醫美行業虛高的價格而被阻隔在變美的門外。所以,入職彤美以來,李長富院長一直致力于打通求美者和醫院之間的壁壘,更加透明的信息,更加公道的價格,以此來幫助更多的人變得更美。所以,彤美醫療美容醫院線上事業部應運而生。其成立初衷就是希望能破除網絡上消息龐雜不精,讓所有的平臺用戶都能接受一對一的線上咨詢服務,更精細更系統的介紹每一個美容項目,和彤美臨床經驗最豐富的醫生直接對話,制定最適合自己的美容方案。也借助醫院自己的在線平臺,公示行業及醫院相關資訊,破除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弊病,更加公開透明,讓所有的求美者都能在知己知他的情況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美容項目。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