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網訊】(豫網-河南門戶 劉琪 王海存)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三病區副主任王海存介紹,鑒于營養不良在腫瘤人群中的普遍性及營養不良的嚴重后果,營養療法應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應貫穿于腫瘤治療的全程。目前腫瘤營養療法已經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 什么是腫瘤營養療法? 腫瘤營養療法(cancer nutrition therapy,CNT) 是計劃、實施、評價營養干預,以治療腫瘤及其并發癥或身體狀況,從而改善腫瘤患者預后的過程,包括營養診斷(篩查/評估)、營養干預、療效評價(包括隨訪)三個階段。其中營養干預的內容包括營養教育和人工營養(腸內營養、腸外營養)。 如何評估營養狀況? 患者主觀整體評估(PG-SGA)是針對腫瘤患者設計的營養狀況評估方法,具體內容包括體重、攝食狀況、癥狀、活動和身體功能、疾病與營養需求的關系、代謝方面、體格檢查等7部分組成。根據積分將患者分為無營養不良(0-1分)、可疑營養不良(2-3分)、中度營養不良(4-8分)、重度營養不良(≧9分)。 中國抗癌協會推薦的治療患者營養治療路徑如下:患者主觀整體評估(PG-SGA)是針對腫瘤患者設計的營養狀況評估方法,具體內容包括體重、攝食狀況、癥狀、活動和身體功能、疾病與營養需求的關系、代謝方面、體格檢查等7部分組成。根據積分將患者分為無營養不良(0-1分)、可疑營養不良(2-3分)、中度營養不良(4-8分)、重度營養不良(≧9分)。 中國抗癌協會推薦的治療患者營養治療路徑如下:
如何進行營養干預? 營養干預的基本要求是滿足腫瘤患者目標需要量的70%以上的能量需求、100%蛋白質需求和100%礦物質及維生素需求,且應遵循五階梯治療原則。首先選擇營養教育/飲食指導,對于強化飲食指導也無法經口攝入足夠營養時,建議口服營養補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S);口服不足或不能時,建議全腸內營養(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EN),通常采用管飼補充(包括鼻胃管、鼻腸管、經皮胃造瘺或空腸造瘺等);管飼仍然不能滿足營養需求時,需加用部分腸外營養(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PN);當完全不能進行腸內營養時,需采用全腸外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當下一階梯不能滿足60%目標能量需求3-5天時,應選擇上一階梯。
五階梯治療原則 目前我國制定的中長期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綱要中已經將腫瘤患者的營養干預列為重要內容之一,相信隨著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的實施與推進,將會給腫瘤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