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現有職工659人,其中衛技人員594人。有高級職稱58人,中級職稱185人。醫院占地面積23.53畝,建筑面積3.3萬m2;住院部設有衛生間、電視、中央空調、中心供氧系統、傳呼裝置、地下停車場等設施,編制床位數550張。住院部開設了七個內科病區:心病科、腦病科、脾胃.腎病科、肺病科、腫瘤科、兒科、血液透析科;八個外科病區:骨傷一科、骨傷二科、骨傷三科、外科、婦科、產科、眼.耳鼻咽喉科、肛腸科等十五個護理單元標準病房,其中骨傷一科、心病科、腦病科為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學科。門診部設有國醫堂、內科、外科、骨傷科、兒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咽喉科、肛腸科、頸肩腰腿痛科、男性科、中醫綜合治療區、口腔科、放射科等三十余個臨床、醫技科室。設有急診科、急救創傷科等急救平臺,急救綠色通道快速暢通。
醫院開設了中醫“治未病科”、健康體檢科,融合中西醫的健康理念為各類人群開展個性化的體質辨識、健康咨詢等服務。 該院醫療設備設施和技術水平居全市同等單位前列。擁有美國產GE1.5T光纖超導核磁 ,西門子雙排雙螺旋CT機、C型臂機、DRX光機、電子胃鏡、無痛腸鏡、進口彩色及黑白B超、動態心電圖機,經顱多普勒、 腹腔鏡系列全套、血透機、后路鏡、纖維喉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煎藥、膠囊、散劑包裝機等大型先進設備。
完善配套設施 優化醫療環境
邵東縣中醫醫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現為湘雅二醫院協作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定點指導醫院,是以中醫為主體、中西醫結合、集我縣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療服務中心之一。醫院設有邵陽市光大司法鑒定所、96159急救中心。
醫院現有職工659人,其中衛技人員594人。有高級職稱58人,中級職稱185人。醫院占地面積23.53畝,建筑面積3.3萬m2;住院部設有衛生間、電視、中央空調、中心供氧系統、傳呼裝置、地下停車場等設施,編制床位數550張。住院部開設了七個內科病區:心病科、腦病科、脾胃.腎病科、肺病科、腫瘤科、兒科、血液透析科;八個外科病區:骨傷一科、骨傷二科、骨傷三科、外科、婦科、產科、眼.耳鼻咽喉科、肛腸科等十五個護理單元標準病房,其中骨傷一科、心病科、腦病科為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學科。門診部設有國醫堂、內科、外科、骨傷科、兒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咽喉科、肛腸科、頸肩腰腿痛科、男性科、中醫綜合治療區、口腔科、放射科等三十余個臨床、醫技科室。設有急診科、急救創傷科等急救平臺,急救綠色通道快速暢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所現代化的醫院,硬件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邵東縣中醫院積極爭取資金,不斷引進新技術,添加新設備。如今我院配備二臺救護車,成立了26120急救中心,開辟了急診綠色通道。擁有西門子雙螺旋全新CT機、DR機、電子胃鏡、經顱多普勒、全自動生化儀、電子陰道鏡、彩色B超、日本進口電子腸鏡等大中型檢查設備,使醫院的硬件水平和醫療實力步步跨上新的臺階。擁有C型臂機、后路鏡、腹腔鏡、鈥激光等高端手術設備,成立了名符其實的邵東縣微創手術中心。 建立并逐漸完善了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全面覆蓋醫生工作站,護理工作站,檢驗科,掛號收費、核價發藥,以及住院記帳、庫存物價、財務統計等系統,實現了全自動化微機管理操作,方便了病人。
加強自身建設 培養技術隊伍
邵東中醫院黨總支書記劉耕野說:秉承“人才建院、質量強院、科技興院”的科學發展理念,營造一流的醫院文化,引進一流的特色技術,培養一流的人才隊伍,建設一流的品牌醫院。
人才問題是醫院建設的重要問題,隨著醫學科技的飛躍發展,醫院對人才需求的層次越來越高。邵東縣中醫院大力實施人才強院戰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培養人才,帶動全體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醫療水平。 醫院先后撥款50多萬元,有計劃地選送60多名有潛力的醫務人員到北京、西安、廣州、長沙、衡陽等地省、市級三甲醫院進修深造,讓學成歸來的人才在全院開展講座進行新技術推廣,達到大家共同進步。2009年,院長寧建明作為邵陽市兩個代表之一,參加了由國家衛生部和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院長培訓班。2010年把科主任和護士長送到湘雅二醫院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輪訓深造。醫院每年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醫院講學、會診;先后攜手南華大學附一醫院、湘雅二醫院,依托他們的技術和科研優勢,為醫院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通過無數次地臨床實踐,骨傷科髖關節置換術,骨傷科幾名醫師學成歸來后,引領該科向高難度領域挺進,在縣內率先開展了疑難的顱內血腫摘除、股骨頭置換骨傷科髖關節置換術等手術,僅2000年就實施開顱術18例,成功率94%。全員進修培訓和繼續教育,打造出一支醫德高尚、醫技精湛、朝氣蓬勃的人才隊伍。李智輝、唐愛君、羊桂芝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脫穎而出,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干茁壯成長。
中西醫并舉 突出專科特色
邵東中醫院建院五十多年來,秉著“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精神”的宗旨,已形成具有本院特色的中西醫結合的文化和發展理念。
五十多年來以傳承中醫文化為使命,按照“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方針,)我們努力發展專科建設,不斷地開發出新項目、新技術、新品種,以適應新形勢需要。自1984年起,陸續增設了如痔瘺、針灸推拿、中醫兒科等幾個中醫傳統科室,2003年4月,開設了“肝病結石病專科”、“風濕糖尿病專科”、“白內障眼底病專科”、“中醫婦科”、“椎間盤專科”等八個專科門診,近年來新增了新生兒科、腫瘤科等特色專科。其中心腦血管科為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骨傷科為湖南省重點中醫特色專科;并開設了肝病科、心腦血管科、糖尿病胃腸病科、中醫婦科等11個專科專家門診。均由縣內享有盛名的副高級專家名醫擔綱接診,以他們獨到的技術和良好的口碑贏得了患者的贊許,很多患者慕名遠道前來求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院眼科在尹健華同志的帶領下,白內障等疾病的治療技術日臻成熟,眼科逐漸成為醫院的拳頭科室,并在縣內及至全市聲名遠播。2006年成立的邵東縣微創手術中心,開創了縣內做腹腔鏡、椎間盤微創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的先河,外科的治療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血液透析科、小兒科病房,腫瘤科,一一成為現實,在著手把骨科、內科、外科資源整合分科,2012年,新的住院綜合樓將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床位450張,我們將著手把骨科、內科、外科資源整合分科,并將增設腎內科、ICU重癥監護室、婦科和產科分科,把各科專業做得更細,更精、更強。
為了提升適應醫療市場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醫院加大自制特色藥品的研發力度,積極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利用老中醫們的經驗方并予以改進,研制出了一批自制藥品,比如復方金翹抗感沖劑、爐甘石洗劑、血七膠囊,以及后來的壯骨通絡膠囊、復方苦參洗劑等,這些品種以其確切的療效、實惠的價格深受到患者青睞,均已成為醫院的拳頭產品,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提高服務質量實施品牌戰略
醫者德為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邵東中醫院大力實施“內練素質,外樹形象”的品牌戰略,把醫德醫風建設作為醫院發展的第一競爭力,堅持病人利益第一,醫療質量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服務宗旨,始終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從細微入手開展工作,并建立長效機制,使醫院的醫德醫風得到了改善,服務意識得到了增強,醫療質量顯著提高,醫患關系不斷融洽。2005,寧建明院長創造性地提出了“學、和、實、干、廉、節”的六字治院方針。在他的帶領下,“以人為本、病員至上”的理念一直深深的刻印在每個醫護人員心里,誠信服務,讓患者滿意已成為每一位職工的自覺行動。 邵東縣中醫院院長寧建明激動地說:學習、團結、務實、肯干、廉潔、節約是根本的治院之策,以病人為中心,讓病人滿意,是我們一以貫之的立院之本。
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邵東中醫院先后開展了優質服務年、醫院管理年、創優爭先活動,設立黨員示范崗、示范服務窗口,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務措施,使醫院的醫德醫風得到了改善,服務意識得到了增強,醫療質量顯著提高,使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雙豐收。2005年還取得了全市中醫系統第一名的好成績,并且成功地承辦了市“醫院管理年”現場會,得到了省衛生廳助理巡視員劉君武等領導的肯定。
在抓好內部管理的同時,加強與上級醫院項目合作,加大廣告宣傳力度,通過不同形式將醫院推向社會。
2010年3月與湘雅二醫院簽訂了協作醫院協議書,加入了“湘雅二醫院醫療聯盟”,這標志著我縣老百姓今后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來自湖南一流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湘雅二醫院將不定期派專家來我院進行門診、手術、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危重癥病人及疑難病例會診,讓上級醫院專家直接為基層百姓服務。與此同時,湘雅二醫院還將與我院建立雙向轉診網絡,建立協作醫院危重癥病人轉診綠色通道,實現雙向轉診,優先安排。
廣泛聯系鄉鎮醫院,先后與斫曹、流光嶺、野吉坪等鄉醫院結成指導醫院,與牛馬司、黃陂橋等結成對口幫扶醫院,加強對他們的業務指導,并經常組織醫師下鄉義診,取得了鄉鎮醫院的信任,贏得大量的轉診病源。同時在農村廣泛進行宣傳,遍布縣內的各條道路,民房民墻,在每個醒目的地方,“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信賴中醫院健康每一天”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讓中醫品牌逐步升入人心。經常組織志愿者隊伍,深入貧困山區開展義診活動,在社會上樹起了中醫院良好的形象。
在服務領先、科技興院戰略實施中,邵東縣中醫院的業務收入連創新高,由1997年的920萬,到1998年首次突破1000萬,隨后突飛猛進,2009年達到6300萬元,2010年達到7200多萬元,2015年達到了1.4億元,實現了經濟收入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邵東中醫人在這片厚實的土地上,團結進取,開拓創新,創造了一個個令世人矚目的奇跡。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新的挑戰,邵東縣中醫院在寧建明院長、劉耕野書記等一班人的領導下,將繼續堅持“發揮中醫特色,提高整體服務功能,實施專病專科,科教興院”的發展戰略,為保障全縣人民的健康做出更新、更好的貢獻,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