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死亡率高 最新口服靶向藥物改善生存率減少復發香港,中國-Media OutReach- 2019年2月18日- 引言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所以稱為“急性”,是因為在最差情況下,患者可以在短短2個月內失去生命。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解釋道,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致命的原因包括:血小板過低導致重要器官出血;以及白細胞異常增生而削弱抵抗力,造成嚴重感染。最新口服靶向藥米哚妥林 (midostaurin)較傳統化療可進一步延長患者中位生存期達4年,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內文 如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患者會出現感冒、甚至嚴重高燒癥狀,這是由于異常白細胞數量不斷上升,患者不能抵御感染所致;同時,又因為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過低,會出現貧血和出血。出血可以非常嚴重,因為這不僅僅是皮下出血,還可能是足以致命的腦部或腸道出血。這些并發癥隨時危及性命。患者除了接受化療外,還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療及血小板輸注,必要時醫生或會加上靶向藥物以穏定病情。 新口服靶向藥米哚妥林針對FLT 3陽性患者 廖崇瑜醫生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因主要是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的類型有很多,其中高達1/3患者的FLT 3基因突變呈陽性,這些患者的病情較FLT 3基因陰性者要嚴重很多,五年生存率大概只有20%–25% 。此外,長者、骨髓發育不健全或曾接受化療、長期患病例如糖尿病、血壓高、心臟病或腎功能不全,也屬高危因素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生存率低,一向只能依賴傳統化療,尤其是 FLT 3基因突變患者的死亡風險更高。而首個專門針對FLT 3基因突變的新型口服靶向藥米哚妥林已于 2017年面世,并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準上市。新藥打破了廿年來的治療僵局。國際臨床研究數據指出,初發并檢出FLT 3陽性基因突變的患者,在傳統化療方案基礎上再加入此最新靶向藥,中位生存期可延長至74.7個月,而未接受米哚妥林治療的患者生存期只有25.6個月(即延長了4年零1個月)。同時,米哚妥林可降低22%的死亡風險,以及22%的不良事件(指復發、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以及未能完全緩解)風險,讓患者在病情受控的同時,亦享有良好的生活質量。 無論是否接受骨髓移植都能受惠 FLT 3基因突變陽性的患者屬高危群組,需接受異體骨髓移稙以達完全緩解,但廖醫生表示,在香港,超過60歲的患者因風險太大不能進行移稙,而且,尋找合適骨髓、等候手術也需要一段時間,故最終只有約半數能接受移植。幸虧臨床研究顯示,FLT 3基因突變陽性患者無論有否骨髓移植,接受最新靶向藥配合傳統化療后也可延長生命。 靶向藥有機會出現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降低等副作用,廖醫生表示大部分血癌患者在化療后也常有這些狀況,而且一般能夠控制。因此患者不應因過分憂慮而放棄治療。
資料來源: 健康研究所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