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嘉陵區仁愛公益攜手南充東大肛腸醫院開
展愛心助學為嘉陵區安平鎮依陽橋夫妻小學捐贈課桌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檢查監督網網四川南充訊 (調研員:李飛甫 通訊員:高建國) 5月19日上午,在嘉陵區仁愛公益義工協會的組織下,志愿參加助學活動的仁愛公益義工協會15人、南充東大肛腸醫院5人、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等一行20余人,從不同地點、不同單位、不同職業、互不相識,早早地就來到事先約定的地點,迎著朝霞的太陽,來到集合地點——嘉陵區政府廣場。義工協會給大家每人發一件志愿者服裝。
“周會長,你看我們還需要做點啥?”南充東大肛腸醫院的副院長楊福剛問嘉陵區仁愛公益義工協會的周心怡。
“好了,楊院長,不需要什么了,你們南充東大肛腸醫院已經盡到最大努力了,咱們 8點30分準時出發。”

圖為:已經破舊的斷了角的課桌
集合出發 去安平依陽橋小學
“昨夜沒休息好,我怕明天早上起不來,劉老師:你要叫醒我啊!”這是18日晚,南充東大肛腸醫院的副院長楊福剛對同一寢室的劉老師說的一句話。
早上5點,天還麻麻亮,鬧鐘還沒響,東大肛腸醫院的司機傅師傅就給要去助學送課桌的五個人分別打電話,不到6點,五個人齊刷刷都來到醫院。有辦公室的主任范潔、企劃部的劉老師、后勤的王老師,大家都在早餐攤位上隨便買了點吃的,急匆匆奔赴目的地。
“看到沒,那輛車是謝凡開的,他就是這次聯系課桌單位的志愿者。”
電話鈴聲又響起了,你們現在哪兒,我們快到了。只見嘉陵區政府廣場對面站著不少穿志愿服的隊伍,其中有幾位是南充電子職業學院的大學生。一個大約有60歲的大叔,也穿著志愿服,笑瞇瞇地說,我們早到了。隊伍到齊了,“愛心服務車輛”排成1、2、3號,依次出發。

志愿者和龐老師夫妻的合影
安裝課桌 不分工大家搶著干
走出嘉陵,就上高速公路,志愿者不分年齡大小,一路笑聲,一路歡歌,大家有說有笑。車輛下了高速,直向蜿蜒的山坡奔去。車入深山,大山青松,給人以巍峨的形象;山路盤旋,蜿蜒崎嶇,給人以頑強的意志;每個志愿者心里都裝著一顆愛心,為了助學,再難也要攀巖。
車行1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安平鎮依陽橋小學。
遠遠看去,學校矗立在一片綠色的林海里,周圍就是小山莊。車越行越近,兩眼望去,一座兩層高的舊房子,映入我們的眼簾,和我們坐一輛車的周心怡告訴我們,那就是龐建民老師,他早早站在哪兒等候我們。
彼此見面既熱情又親近,志愿者們馬上下車,不等吩咐,大家就各自到集中點,大家拿出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工具,立即進入安裝階段,開始安裝課桌。有安腿的,有安桌面的,忙的不亦樂乎。南充東大肛腸醫院的司機傅定軍,一下車就開始安裝了。他說:“干這行咱最拿手。”辦公室的主任范潔,在家里從來沒動過板手、鉗子之類,來到這里,操起工具認真干了起來。你看,南充東大肛腸醫院的楊副院長,坐到地上,二話不說,盡心盡力,安了一個又一個。
“不行,這樣速度太慢,我去村里借個電動的。”趙偉說著就去了。
說道趙偉,他是安平鎮的,又是志愿者,還是個養鴨專業戶,他把早早準備好的皮鴨蛋,提了半桶讓大家吃。還讓他妻子在家里做飯,中午要請所有志愿者在他家吃飯。
搬起新桌 校園一片歌聲笑聲
吃吧午飯,大家只稍微休息片刻,繼續安裝。
在下午的活動中,我們了解到。依陽橋小學的龐老師已經60歲了,他們夫妻辦學都37年了,周圍幾里地的孩子都愿意來這個學校上學,龐老師夫妻倆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把學生的學習抓的很緊,教學質量曾在全鎮數一、數二,現在學生用的課桌,都是十幾年前,有的還早。基本上都破爛不堪了,有的裂了大縫,有的腿壞了,還有的沒有抽屜,甚至還有三個人坐一張的。
得知此情況的嘉陵區仁愛公益志愿者協會周心怡,曾于今年4月19日,牽手南充東風機車公司,為孩子們獻愛心,送去了學習用具和玩具。時隔一個月的今天,她們又得到南充東大肛腸醫院的院長孫王官的大力支持,決定為龐老師夫妻這對多年來在深山辦學育人的小學捐贈102套課桌。
下午4點左右,課桌全部安裝好。志愿者們把舊課桌搬出來,把新課桌搬進去。然后,做了小小的儀式。首先,所有志愿者與龐老師夫妻以及孩子們合影。嘉陵區仁愛公益義工協會會長周心怡為南充東大肛腸醫院頒發捐贈證書,南充東大肛腸醫院的副院長楊福剛代表南充東大肛腸醫院致辭,由于孫院長在外地開會,沒能參加。但是,孫院長還特意安排,打來電話:祝愿龐老師這對夫妻小學越辦越好,向所有參加活動的志愿者道一聲:你們辛苦了!同時,孫院長還說:像這樣的公益事業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做下去,為南充市的社會進步和人們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后,龐建民老師代表妻子,向前來捐贈課桌的志愿者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南充東大肛腸醫院表示謝意!龐老師和他的夫人滿懷豪情地與學生們一起唱起了心愛的歌聲,送走了志愿者,歌聲飛到山頂,回蕩到校園。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