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40多歲的馬先禮還到華中科技大學自費學習新聞采訪知識。
中國傳媒聯盟 據【中國經濟新聞聯播訊 特約記者 周祝文】馬先禮14歲參加工作,他當年是“頂職”進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汀祖公社參加工作的,所以汀祖鎮有這樣的語言,誰要是想說自己資格老,有人會回他一句:你比馬干事的資格還老?對方往往語塞。馬先禮像一條老黃牛一樣,在基層宣傳文化戰線上默默無聞地奉獻三十多年,被群眾親切稱為“馬記者”、“馬專家”。他把自已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全部獻給了宣傳文化工作,至今仍堅守在清貧而多采的崗位上,把文化事業搞得風生水起,讓宣傳文化事業精彩,讓人生出彩。 講課像黨校教授一樣精彩 2014年5月 13日,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汀祖鎮董勝村的會議室里,40多名村黨員正在認真聆聽一堂黨課。 “黨的一大在上海召開,年輕的毛澤東作為一大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而黨的兩位創始人陳獨秀和李大釗缺席了這次會議,此時此刻,他們哪去了呢?” “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地下組織如魚得水游仞有余,但后來又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重創,最后不得不撤離上海?” “我鎮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出臺的十不準是哪十個不準?” 伴隨著講課者深入淺出豐富多彩的生動講解,現場鴉雀無聲,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講完,會議室里響起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作為一個土專家,馬干事的講課像黨校教授一樣精彩。”董勝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董漢良當場發出這樣的感慨。 像這樣場面的講黨課,馬先禮在今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已講了三場。 他不需要講稿,只憑著幾張紙的提綱,能將中共黨史像說書一樣精彩地展現出來。 誰能想到,他只有初中文化。一個初中生能把黨課講得這樣精彩,他又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既要住村掛點,做好中心工作,又要做好干職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馬先禮長期筆耕不止,學習不止,光是學習讀書筆記就做了100萬多字20多本,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時至一小時是他最佳的讀書時間,三十年來他讀書無數。 干了專業記者才能干的事 1985年,只有初中文化、熱愛新聞寫作的馬先禮被當時的汀祖鎮黨委書記安排在通訊干事的崗位上。在積極為鄂州人民廣播電臺、鄂州日報寫稿的同時,馬先禮深感自已知識的不足。從1986年起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大專課程,憑著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一年一個臺階,于1988年獲得了漢語教學專業專科畢業證書。 對知識的追求和占有不是馬先禮的目的,而是他工作的手段,獲得大專文憑后的馬先禮在工作中沒有止步,在汀祖鎮的宣傳文化工作中,他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及時準確生動反映當地的兩個文明建設。對于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他同樣敢于輿論監督,開展批評。 從1985年至今,他曾經30多次被鄂州日報、鄂州人民廣播電臺、鄂城區委宣傳部評為積極通訊員、優秀通訊員、模范通訊員。他在《人民日報》、《湖北日報》《中國社會報》、《中國收藏報》、《國防教育報》、《民兵生活》、《雜文報》、《鄂州日報》等全國和地方報刊發表新聞近千篇(條),發表散文隨筆、雜文30多篇。 他能辦出精彩的文化活動 2013年3月6日,陽春三月,春風和煦,5000多名群眾聚集在汀祖鎮王壽村文化廣場,興高采烈地觀看全鎮“舞林大會。” 這場以慶“三八”清潔鄉村、巾幗建功為主題的舞林大會吸引了全鎮廣大婦女和男同胞的眼光。在舞會上,汀祖鎮黨委政府、婦聯聯合表彰了全鎮好媳婦和清潔鄉村、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全面推進了全鎮文明創建和清潔鄉村工作,湖北日報、鄂州電視臺、鄂州日報等媒體作了相關報道。 作為宣傳干事,馬先禮是這場舞林大會活動的主創,他擔任活動的策劃和編導。在2013年3月6日和3月8日,他先后策劃和編導了兩場慶“三八”舞林大會,策劃主題、策劃方案,他改了一稿又一稿,主持臺詞,他親手改了一遍又一遍。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他日夜不眠,連續一個星期開夜工寫策劃方案,安排節目單,撰寫臺詞,并參與舞臺布置及演員走臺排練的現場指導工作。對創作的方案和臺詞,他還要拿出來與節目組的成員一起充分討論,與主持人對臺詞,發現問題及時修改。最終,兩場演出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13年5月,為慶祝全鎮五四青年節,馬先禮策劃編導了一臺以慶五四表彰青年標兵及五好文明家庭為主題的表彰演出活動,采取“我要上春晚”的模式,從全鎮文藝骨干和各村組舞蹈隊選出優秀演員和優秀節目參演。 演出活動同樣取得了圓滿成功,全鎮五千多名中學生及社會各界青年、各界觀眾觀看了演出。 “他吃透了上下兩層,他搞的策劃、寫的臺詞,既符合上面的精神,又符合基層的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百姓。”汀祖鎮分管宣傳工作的副書記丁珍姣這樣評價馬先禮。 2012年6月,馬先禮成功策劃主辦了以“閱讀感悟人生,積極投身轉型”為主題的汀祖鎮書香古鎮全民閱讀演講比賽活動,20多名選手參賽,100多觀眾參加,推動了全鎮20多家農家書屋和職工書屋讀書活動的開展。 近些年來,他組織指導的團隊參加全區各類知識竟賽、演講比賽及演出活動,更是常常獲獎,得到好評。 2014年5月28日,他指導的汀祖隊獲得鄂城區黨章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知識競賽一等獎;他組建的演講團隊獲得鄂城區書香吳都文化鄂城全民閱讀演講比賽優秀組織獎,他指導參賽的兩名演講選手分獲第二名和第七名;他指導的一名演講選手參加鄂城區民情日記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 他是一個真正的文化人 汀祖鎮每年的理論學習,都是他一手制訂學習計劃,明確學習時間、學習篇目。理論學習討論會上,他的發言總是引人注目,讓人洗耳恭聽為之一振。 為了實現全鎮灣灣有文化活動場所,為了文化普查,他一次又一次地與文化站負責人一起,足跡跑遍了全鎮267個村民小組和汀祖的山山水水。 為了保護全鎮唯一的一個古村落——楊崗村古村落,他多次到楊崗村走訪,多次向市區撰寫報告呼吁上級撥款保護。 他淡泊名利、金錢、權力。這些年來,汀祖鎮先后有多人被評為市區道德模范、省優秀農民工,這些模范人物的材料大都由他組織申報,并由他親自撰寫上報事跡材料,帶領他們參加授獎大會。而他自己在臺下,看著這些模范一個個站在舞臺中間接受采訪和頒獎,為他們鼓掌。 他也有機會離開宣傳文化工作崗位,他曾經的同事,有的變成了他的上級,有的已經干到了副縣,他不為所動,至今仍然堅持在宣傳文化戰線,繼續當他的科員,做他的工作。因為,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熱愛宣傳文化工作。 因為熱愛,他舍不得離開;因為熱愛,他選擇堅守;因為熱愛,他心甘情愿;因為熱愛,他以苦為樂。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