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網·交通在線6月21日訊(冷俊成)6月14日是我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如何更好地挖掘古城的文化底蘊成為江蘇省鎮江市不少藏友關注的焦點,而我市的“火花達人”張鵬表示,他準備編寫一本“鎮江火花圖譜”,以此來宣傳我市的歷史文化。 目前,張鵬一人身兼“江蘇火花學會”、“江蘇省收藏家協會鎮江分會”兩個團體的副秘書長,本月初,他專程到揚州拜訪了“中國火花大王”、“揚州第九怪”季之光先生,今年84歲的季老得知張鵬想編一本“鎮江火花圖譜”的想法后,極為贊賞,當場為其題寫了“鎮江火花圖譜”的書名,勉勵他盡早把這本反映鎮江地方文化的圖譜編出來。 據了解,張鵬從1981年起開始收集火花,當時他正在鎮江火柴廠打臨時工,喜愛收藏的他從那時起就開始鉆進了“火花”的海洋中。至今,張鵬已經收集了10多萬枚的火花,種類繁多,而僅僅其中反映鎮江地方的火花,就達到近2000枚,而且幾乎不重樣,這樣的規模,遠遠超過了揚州火花愛好者2010年編印的《揚州火花圖譜》。 鎮江火花的歷史,要遠遠超過揚州。鎮江火柴生產至今已有百年歷史,1910年鎮江開設了義生火柴廠,1920年上海熒昌火柴公司創辦人邵爾康和日籍華裔陳錦堂來鎮開設熒昌火柴廠和燧生火柴廠。 建國后,熒昌火柴廠1956年改名公私合營鎮江火柴廠,七十年代,火柴產量30多萬件,是鎮江當時最大輕工企業,1985年鎮江火柴廠有職工1000多人……要反映這樣一段輝煌歷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地產火花,張鵬集了這么多年火花,到現在才想起來給“鎮江火花”一個定位,因為搜集實在不易:民國時期的鎮江火花要找很難,解放后公私合營的鎮江火花要集全不易,還有一些特定題材的火花,因為發行量少,收集不易。盡管如此,張鵬還是基本找全了。不僅如此,他還有幾套地產火花“孤品”,比如公私合營鎮江熒昌火柴廠的“老人為記”設計稿,還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火柴廠未發行的“樣標”,以及八十年代的火柴廠設計稿。說到這本圖譜,張鵬很有些想法,他表示現在各地都對地方文化重視,僅僅火花地方圖譜,據他所知全國已經出了近10種,趁現在一些火柴廠老職工還在,還能問到一些當時情況,也算是填補地方文化的一項空白。 張鵬表示希望能找些贊助商提供三四萬的贊助費。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