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對子活動啟動儀式第一現場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聚焦民生網 訊:(通訊員 郝書明)山東濟寧鄒城四中和七中親密聯盟,踐行著當前學區辦學、學校聯盟統籌管理現代教育管理體制,凸顯著現代教育改革管理新模式,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有了新的突破。聯盟學校管理團隊為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向縱深發展,近期在兩聯盟校區班主任、科任教師、備課組、級部主任之間推廣了“13”姊妹對結對子活動,以促進聯盟學校攜手并進、共同發展。![]()
結對子活動啟動儀式第三現場
![]() 兩聯盟學校開展的“13”姊妹對結對子活動,破解了傳統師帶徒“結對子”的活動形式,以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攜手并進方式開展活動。旨在增進聯盟學校相互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實現管理、教學、師資、資源和活動等方面的互補,為教師搭建相互交流的橋梁。 “13”姊妹對中的“1”即: 班主任“姊妹班”。班主任“姊妹班”成為兩校區結對子活動的開路先鋒。其主要是增進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互補。此“姊妹對”在兩個校區班主任之間共同探討課堂教學藝術、共同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和如何做好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解決班主任事業心與責任感的塑造、如何加強班級干部的培養、如何形成班級濃厚學風與優良班風、探討后進生的教育與轉化等問題。從平時班級管理工作入手,相互交流班級管理的方法和經驗,打造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班級團隊,為班級學生撐起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和愉悅學習的藍天。 “13”姊妹對中的“3”即: 級部主任“姊妹對”,初一至初三三個年級的年級部主任實行校區對口對接,協調校區教研和具體工作事宜安排。 承載著協調聯盟校區教學、教研和其他事宜工作,為各項活動更好地開展創設寬松的環境。 備課組長“姊妹對”, 彰顯學校教學計劃執行者的風采。力求備課組長心往一處想、有全局一盤棋的思想,分工不分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助推教師在實際的教研活動中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做好包括制訂教學計劃、集體備課、隨班聽課、上示范課、實訓課、教學觀摩、說課、評課、優秀教師教育教學報告等交流活動。備課組長“姊妹對”,放眼于認識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統一,明確任務、準確定位,全力提升備課組長教學研究與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備課組長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和督促“姊妹對”之間不斷學習、思考、交流,調動各自學科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達到提高教研活動實效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任課教師“姊妹對”, 弘揚傳統文化、展示課堂教學風采。任課教師“姊妹對”涵蓋了兩聯盟學校所有任課教師,要求“姊妹對”結對教師,本人絕對做到認真備課、做好充分準備;要善于調動學生,做好課堂教學、練就駕馭課堂的能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要有耐心;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各學科教師之間課與課、教材與教材、教案與教案、測試與測試、經驗與經驗之間等方面的相互交流逐步升溫,細化教學各細節,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達到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聯盟學校舉行的“姊妹對”活動,工作上給教職工提供了便于聯系的機會,相互取長補短,是甄別借鑒了“青藍工程”活動,更是“青藍工程”的升華。其最顯著特征則是“姊妹對”人員沒有強、弱之分,校區之間沒有主、次之分,將“姊妹對”交流置于互助平等的基礎上,目的在于便利工作開展進行,從校園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達到常態交流,讓兩個校區的師資優勢、管理優勢、資源優勢、信息優勢、文化優勢實現互補。聯盟學校陳明校長對“姊妹對”結對活動給予了很大的期望,他說“聯盟學校‘姊妹對’結對子活動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她不只是一種儀式、一個平臺,而更是一個團隊、一種文化,要本著‘共同學習,一起進步’的理念,在互幫互助中共同成長。”鄒城市教育局苗存奎局長和督導室孔德彬主任等領導,到校對“姊妹對”活動進行了調研。苗局長鼓勵聯盟學校要相互合作,在教育教研和學校管理方面多做一些實質性的探討,對“姊妹對”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姊妹對”要在領導干部交流、師資交流、領導干部作風、教師作風、學生學風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有一個好的開端;正面引導、審時度勢,向著更高層次發展,實現師生工作、學習和心理上的細致溝通和融合。他希望“姊妹對”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要制訂縝密計劃和周密安排,將活動扎扎實實地落實好,切實探索出符合聯盟學校特質的教育教學新路子。 聯盟校區“13”姊妹對活動為聯盟學校教學和實際工作中相互磋商、相互借鑒、相互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加大了聯盟校區員工之間的信息交流,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支持,為聯盟校區教師搭建了教育教學、合作共贏和資源共享的平臺。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