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網訊(記者 薛曉偉)2月8日,保定首屆國際燈光節伴隨著年的節奏,在陰歷臘月二十三正式啟幕,為古城市民呈上春節歡樂盛宴。![]() 此次燈光節因設在漢墓景區,所以在內容設計上“以漢代歷史文化為背景,15大板塊獻上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2月8日起,以“漢雄風·中國夢”為主題的首屆保定國際燈光節正式點亮整個滿城漢墓陵山景區,首屆保定國際燈光節將貫穿春節假日,持續到3月7日。 滿城區因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漢墓,素有金縷玉衣的故鄉之稱。今年保定市的旅發大會這里將是主會場。 據介紹,本屆燈光節以“漢雄風·中國夢”為主題,由“大漢雄風”“一帶一路”“長信宮燈”“中國夢”“金屋藏嬌”“穿越長廊”“時光瀑布”“荷塘月色”“動感單車”“巡游花車”“美食街”等15大板塊組成,其中12組燈光作品將景區歷史文物與保定地區LED節能照明產品的開發應用相結合,以漢代歷史文化為背景,將漢代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向人們展現一場新時代的燈光文化盛會。 ![]() “在‘荷塘月色’中,燈光從空中落到地上,游人可以進行趣味盎然的互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引人注目的還有“大漢雄風”和“一帶一路”燈組板塊。其中,“大漢雄風”采用直徑為3米的燈光水母,飄浮在空中,全方位立體展示大漢文化及滿城區特色文化。而“一帶一路”利用原來的絕壁,通過燈光的掛設,營造出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大氣磅礴的光影效果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它以絲綢之路為原型,通過大型燈光船舶和精品海豚小品燈體現外交文化,映射當代“一帶一路”戰略決策,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 典故: 封狼居胥 西漢初立國的100年間,匈奴多次劫掠漢地。漢武帝派大將軍霍去病與衛青抗擊匈奴,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北進兩千里,生擒匈奴三王,殲敵七萬,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舉行了封禪祭天的紀念典禮。“封狼居胥”從此成為贊譽將軍們顯赫戰功的成語。保定是歷代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之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軍事的強盛,作為“雙擁模范城”的保定對祖國的國防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 金屋藏嬌 漢武帝劉徹四歲時被封為膠東王,他與陳阿嬌是兩小無猜的童年玩伴,《漢武故事》載: 膠東王數歲,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從此,“金屋藏嬌”成了形容浪漫愛情的成語。唐代李商隱的詩用過此典: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南宋詞人周密曾寫:生怕春知,金屋藏嬌深處。歷史與文學對它的解讀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視角。 一帶一路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率領百余人出使西域,10余年間獲得西域大量資料。元狩四年(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漢文明與西北諸國聯系日漸頻繁,絲綢之路正式開通。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 在輪臺 今庫爾勒設官屯田,在西域建立了根據地。另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的絲綢、瓷器、造紙術等經由絲綢之路傳入西方,西方的東正教、佛教、胡琴、胡蘿卜、海棠等由此傳入中國。2014年,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絲綢之路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由習主席在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首次倡議提出。2015年12月全球1216名學者倡議下,將12月16日定為“一帶一路”國際日。2017年10月,一帶一路寫入黨章,成為指導經濟建設和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國家戰略。 大漢雄風 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它和羅馬帝國并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漢朝奠定了漢地范圍,當時的全國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漢朝進一步奠定了民族文化,漢武帝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到現今,“漢人”仍為多數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佛教傳入中國,張道陵創立了道教。在科技方面,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天文、醫學、數學同樣發達。軍事上,積極鏟除外患,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優秀將領,極盛時東并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降服西域諸國,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使中國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強國。外交上,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陵山漢墓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山洞宮殿,墓主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武帝的異母兄長,是那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此間出土的一萬余件文物再現了當時社會財富的積累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發展情況的重要資料。 偉大中國夢 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中國夢”的核心目標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習近平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 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是國寶級文物,于1968年出土于保定市滿城區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之墓,因曾為竇太后長信宮中舊物而得名。燈體通體鎏金,是中國青銅器制造之鎏金工藝的精美見證。器形是一位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宮女一手執燈,另一只手的袖子似在擋風,實為虹管,用以吸收油煙,其環保理念加之實用、美觀的藝術品質而被譽為“中華第一燈”。 一燈能破千年暗。燈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以“城市美好生活提供商”為己任的河北熙昌集團致力于科技、環保、節能的燈具研發與燈光亮化設計與施工,是亮化產業中的佼佼者。舉辦首屆保定國際燈光節正是熙昌集團造福于人民大眾的良好發心。 桃李天下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有著7000年的種桃歷史。其肉質鮮美,被稱為“天下第一果”。詩經中多有對桃樹的詠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唐代的河北詩人崔護有“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名句。保定域內的順平桃花節、滿城坨南桃花節享譽世界。滿城特產的雪桃是一種長于深山、個大晚熟的珍奇果樹。明代有詩詠滿城的眺山春色:亂石灘頭沙角陣,小桃樹底蜜蜂衙。李樹是產自中國溫帶的一種重要的觀花、觀葉、觀果植物。自古桃李并稱,用于比喻老師辛勤培育的后輩和學生。保定的教育事業歷來發達,抱陽山上建于唐代的東崖書院是中國最古老的書院之一,定州貢院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科考場所,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間的蓮池書院為中國近代化轉型培養了大量人才,育德中學培養了一批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卓越領導人。在“桃李天下”景觀中,想大漢之雄風,立尊師之美德,抒桃李之情懷,起折桂之猛志,于斯為盛矣。 正心誠意 正心誠意和格物致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所提倡的修養身心的方法,中山靖王劉勝所在的漢武帝時期把儒家推到了天下獨尊的地位。道德高尚的中國人稱為君子,儒家提供了世人成為君子的方法階梯,正心誠意是初心之關鍵,心正才能與天地山川相融,意誠開信是立身之本,誠信之道積淀入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在倫常日用之間。陵山景區有一個千百年來延續的習俗,人們把干樹枝支在石縫中,用以祈估家人腰腿康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賦詩、仰望星空、掌燈夜游等都是中國人超越小我、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日常習俗。首屆保定國際燈光節把這些習俗融合進當代生活,山地的靜謐與華燈的炫麗,家人的親情與民族的夢想,動靜之間達到啟迪民智的效果。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