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一帶一路”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合作峰會暨中草藥種植、旅游國際合作論壇在麗水舉行 近日,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主辦,由中國-阿拉伯國家青年創業園管委會、浙江畬康源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九屆“一帶一路”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合作峰會暨中草藥種植、旅游國際合作論壇在風景秀麗的麗水市舉行。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阿拉伯國家友好協會副會長、前中國駐阿盟特使吳思科先生,中國前駐阿曼蘇丹國參贊、中國駐也門共和國參贊、駐迪拜總領事高有楨先生,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技術協作主任、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主任、中國-阿拉伯國家青年創業園管委會主任邢紀國先生,中國國際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資深外交官于引先生,國家統戰部原秘書長丁朝真先生,中紀委老干部周福生先生,國家某部委馮根群先生,求是評論部原主任呂虹先生,國家軍委某部江杰先生,來自摩洛哥、蘇丹、伊拉克、加納、巴基斯坦、蒙古、也門等十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官員、科研人員、科技部2018年度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中醫班的學員們以及全國各地的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主任邢紀國主任講話,他說:不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組織或個體,只有深度參與國際大平臺,才能真正找準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的潛力,獲得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就是響應國家的號召,發起了絲綢之路賦能計劃、ChinaBox、一帶一路項目轉移、技術交易平臺、標準化建設、信用體系建設系等列活動,中心根據海外資源與需求,每季度組織一次中國企業代表團到不同國家進行項目考察投資,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企業交流搭建務實的合作平臺。 中醫藥是中國人的發明,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是中華文化瑰寶。他說中醫藥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我們舉辦論壇的目的就是要帶動更多的中醫藥企業、中草藥種植基地、中醫針灸非遺傳承人等以獨特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助力各國共同應對健康挑戰,我們致力于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提升中醫藥的影響力,為增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貢獻。希望通過推介,為各位學員及企業搭建一條國相交、民相親、心相通的渠道,讓璀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讓更多國外民眾愛上中醫藥,帶動自己國家更多的青年人在年輕時就開始接受中醫療法,各位學員充分發揮好中醫的技術優勢,做好‘民間使者’助力“一帶一路”。
駐阿盟特使吳思科說:共建“一帶一路”成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的合作的新的亮點,也展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有絲綢之路的背景,所以和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也就成為具有獨特優勢的合作伙伴,這是由歷史和現實所決定的,有很多的需求把我們連在一起,能建立更加密切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目前有眾多企業在中阿技術文化轉移中心的帶領下走到了阿拉伯國家落地生根,希望其能帶動更多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走出去,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大使高有禎做了“一帶一路”是中阿合作的機遇的主題演講,他對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中草藥發展做了簡單的回顧,同時對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中醫藥發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他說從歷史和當前中阿發展的角度來說,研究中醫藥和阿拉伯國家的合作是必要的,有中阿技術文化轉移中心平臺的引領,希望更多的民間中醫藥企業能穩健的走出去,通過合作,進一步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人類的進步,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
求是雜志評論部原主任呂虹說,“一帶一路”前程遠大,幾年來,中阿技術文化轉移中心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碩果累累,贏得了阿拉伯許多國家的認可。我們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這份自豪深深置根與每個國人心中。我們國家中醫藥的理念和阿拉伯國家的理念有相通之處。中醫藥,首先是“中”字,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充分利用國外的相關政策,發展同他們的合作,造福世界人民。
摩洛哥國際事務創新咨詢專家納菲發言,他回顧了與中國交往結緣的過程,他說,中國悠久的歷史、璀璨的中醫文化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中國在經濟、科技、醫療、貿易等各個領域的發展超出我的想象,摩洛哥經濟環境相對較好,通訊、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較好,勞動力素質較高而成本相對較低,是中國產業轉移的理想承接地,在摩洛哥急需發展或已經有所成就的關鍵領域,中國的資本、技術、能力都位于世界前列,中摩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產能合作,有助于摩洛哥成為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產能中心和物流樞紐,中摩應以建交60周年為契機,實現各領域深層次合作。所以我想在邢紀國主任的幫助下,積極推進在中醫藥、水利水電、基礎設施、北斗衛星、阿甘油、椰棗、食品加工、農業物聯網、石榴、馬鈴薯食品開發等各領域的合作,把中國模式、中國方案帶回摩洛哥,服務我們自己的國家。
授牌儀式上,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邢紀國主任為藥食同源專委會授牌,主任楊紹榮、常務副主任陳建忠、副主任許勇軍、李銀海、李葉香等出席儀式。 會議還舉行了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藥食同源專委會企業聯盟啟動儀式。
主任楊紹榮與北京神州漢陽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量子智慧路燈國內外推廣項目、畬藥特色小鎮等項目,副主任許勇軍與阿拉伯國家代表簽署了量子路燈推廣合作項目。 專家許維丹和劉志勤做了《中醫藥基礎理論》和《中醫秋季話養生》專題講座,得到了外賓們的歡迎,他們在現場與專家熱情互動,感受中華傳統中醫藥的神奇魅力。
領導和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外賓們還實地考察了“生生堂”百年老字號《膏方制作工藝流程》,參觀了夫人山養生谷和景寧縣中草藥種植基地。
據了解,為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6月5日在第六屆中阿部長級合作論壇開幕式上提出的重要倡議.在2015年9月中阿博覽會期間,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與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秘書處聯合成立了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中心積極推進數字絲綢之路賦能計劃、中阿科技成果評價體系、中阿技術交易平臺;中阿信用、標準體系建設;舉辦了九屆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與科技創新合作峰會、國內舉辦百余場萬人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宣講會,讓各地政府及企業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政策及市場環境,并完成千人次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業考察。為國內外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中介服務機構等近萬人進行了政策宣講、項目推介、落實了百余項具體合作項目。在約旦、摩洛哥、埃及等建立了分園區、在沙特、阿聯酋、伊拉克、也門等建了分中心,簽約海外390所高校、建立7聯合實驗室、發起海外20個特色小鎮、20個中醫中心的倡議。中心將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現“為國家做戰略、為社會做平臺、為產業做紐帶、為企業做橋梁、為用戶做高參、為項目做管家”的歷史使命。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