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歲月崢嶸,滄桑巨變。 鹽池縣地處陜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四省區交界地帶,既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有中國灘羊之鄉、中國甘草之鄉兩個“國字號”品牌和“中國露天長城博物館”美譽。 60年來,鹽池縣歷屆縣委、政府帶領全縣各族群眾,傳承紅色基因,艱苦創業,闊步前行,擺脫了昔日的落后面貌,實現了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貧窮走向富裕,并逐步邁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出一條富有鹽池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 60年前,一個貧困落后的小城;60年后,一個生態、文明、美麗、和諧的現代之城。 回望60年,鹽池縣的發展變化可歌可頌。201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85.53億元,為1998年的26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7.5億元,為1998年的26倍;實現工業總產值108億元,為1998年的157倍;縣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19億元,為1998年的133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549元,為1998年的7倍。全縣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近5年先后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縣、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范縣、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國家級健康促進縣等12項國家級榮譽和228項省部級榮譽,譜寫了鹽池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 不斷刷新的數據背后,是鹽池縣干部群眾聚力發展的堅實足跡,是為全縣17.2萬老區人民交上的一份滿意答卷! 凝心聚力謀發展 綜合實力穩坐山區“頭把交椅” 鹽池縣聚力發展,特別是“十二五”以來,綜合經濟實力穩居寧夏山區九縣首位,部分指標趕超川區縣區。 工業經濟增勢強勁。鹽池牢固樹立工業強縣不動搖,堅持產業綠色化發展方向,狠抓園區設施配套、骨干企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強力推動工業經濟提速增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2家,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2.1%,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0%以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5%,發展速度、質量、投入屢創新高。特別是自2009年以來,鹽池在產業培育、轉型升級、項目建設、基礎配套等方面深入推進,有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園區已成為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特色產業持續壯大。堅持“一特三高”發展路子,堅定不移推動以灘羊為主導,牧草、中藥材、小雜糧、黃花為支柱,適合家庭經營小品種為補充的“1+4+X”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持續推進特色產業規模化、品牌化、高端化。組建了鹽池灘羊產業發展集團和鄉村灘羊協會,逐步實現購銷價格、市場開拓、品牌宣傳、營銷策略、生產標準、飼草料使用“六統一”目標,推動灘羊產業提質增效。建成了全區規模最大的中部草畜產業帶,灘羊飼養量達311萬只。“鹽池灘羊”被國家質監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價值達68億元。以灘羊為主的特色產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80%以上。經多年努力,鹽池縣特色優勢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60%,農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2年保持全區第一。 第三產業蓬勃興起。堅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戰略舉措,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優化環境,努力提高全縣服務業的競爭力。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在貧困村新建電商站點33個,新建電子商務物流分揀中心1處,農村電商便利店和電商加盟店達100余家,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億元。覆蓋所有鄉鎮和行政村的郵政快遞服務網絡“1+8+N”的物流配送體系初步形成,實現了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3個工作日配送的目標。鹽池通用機場、西北最大房車營地和西北首家縣級異地城市候機樓建成并投入運營,成功舉辦了兩屆全國跳傘錦標賽、三屆航空嘉年華活動和中國·鹽池灘羊美食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重大賽事節會,“灘羊之鄉·多彩鹽池”的特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鹽池縣榮獲西北地區“十大旅游潛力縣”稱號,位列“2016西北地區旅游百強縣”,長城觀光景區被授予“全國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單位”。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7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1億元,旅游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不斷的探索與創新繽紛交錯,勾勒出鹽池縣經濟昂揚上行的發展勢頭,成就了鹽池縣今天的巨大發展。 縛住貧困“蒼龍” 扶貧開發之路艱苦卓絕 鹽池縣干旱少雨、生態脆弱,貧困程度深,何日縛住貧困的“蒼龍”,責任重于泰山! 鹽池縣迎難而上,自1983年以來,就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農村扶貧開發史。 “三西”建設階段(1983年—1993年),1990年6月,鹽池縣基本解決溫飽目標通過自治區農業建設委員會檢查驗收,成為基本解決溫飽縣;落實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寧夏“雙百”扶貧攻堅階段(1994年—2000年),主要實施了基本農田建設、鹽環定揚黃等扶貧重點工程;千村扶貧開發階段(2001年—2010年),搶抓西部大開發有利時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農戶住房、村道、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善,取得階段性成果;整村推進扶貧階段(2011年—2015年),整合各類扶貧資金3.9億元,對15個村實施了整村推進項目;精準扶貧攻堅階段(2016至今),按照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指標,緊緊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脫貧攻堅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徑,全面實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等,實現了10792戶32078人穩定脫貧,全縣綜合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66%,7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近年來,鹽池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脫貧富民步伐。 始終堅持走依托金融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依靠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子,實施了基礎改善、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等“十大工程”,培育了旅游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生態扶貧等扶貧新業態,創新開展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破解了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難、因病因災返貧等“十個難題”,鹽池金融扶貧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表揚。全面推行“2+X”扶貧保,設立了1000萬元“扶貧保”風險補償金,建立盈虧互補機制,實現了貧困群眾脫貧路上“零風險”。建立了“四報銷四救助”體系,構筑起了健康扶貧八道保障網,實現了全縣所有農戶健康扶貧政策全覆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等政策在縣內各醫療機構實現“一站式結算”。全縣74個貧困村“五通八有”全部達標。脫貧攻堅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救濟式扶貧到產業化扶貧、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的歷史性轉變。通過自治區第三方評估,群眾滿意度為99.7%,脫貧富民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2018年7月,接受了國家貧困縣脫貧退出專項評估檢查。 春風又綠鹽州城 “多彩鹽池”品牌更加靚麗 生態建設,春風又綠鹽州城。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圍繞構筑以“一圈兩廊三區”為框架的區域生態安全格局目標,扎實開展“鐵腕治污”“藍天碧水·綠色城鄉”等專項行動,環城10公里寬幅生態圈已經形成,全縣200多萬畝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林木和植被覆蓋度分別達到31%和72%。全區首家PPP模式污水處理廠改造項目正式運營,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嚴格落實環境保護政策,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通過第三方購買公共衛生服務方式,完成了全縣農村環境衛生清掃保潔權拍賣,實現了農村環衛保潔全覆蓋。鹽池縣先后榮獲全國防沙治沙示范縣和全國綠化先進縣,寧夏東部生態綠色屏障更加穩固。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搶抓“三規合一”“多規融合”試點機遇,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古城墻修復、環城公園、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等一批城市重點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以縣城為中心的“三縱八橫”交通運輸網絡覆蓋城鄉,無線通訊4G網絡實現全覆蓋。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全縣農戶所有危窯危房改造完成,農村常住戶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國家園林縣城、自治區文明縣城一舉創建成功,城鄉煥然一新,既具有山區特色,又有現代氣息的老區鹽池更加靚麗。 百姓的小日子,政府的大民生。 近年來,鹽池縣每年將八成公共財政支出投入民生領域,推進社保、教育、安居、衛生等民生工程建設,讓越來越多群眾增強獲得感。 大力實施校安工程和“改薄”項目,連續8年重獎優秀師生,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建成全區第一家縣級科技館,科技對產業發展貢獻率逐年提高。衛星數字農家書屋、村級文化服務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鹽池縣榮獲“全區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先進縣”。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醫改經驗被國務院向全國推廣,縣醫院榮獲中國縣域醫改樣板醫院稱號。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部達標,縣中醫院順利通過“二甲”復審。高標準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復審驗收,成為首批國家級健康促進縣。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逐年提高,“五險合一”全面完成,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擴面和意外傷害保險,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困難群眾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唯改革創新者勝 “紅色引擎”激發改革新活力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近年來,鹽池縣承擔了多項國家和自治區改革試點任務,推出了一些經驗和成果,為鹽池贏得了一系列榮譽。 鹽池縣因地制宜,穩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出臺了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議,科學謀劃了“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宏偉藍圖。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扎實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三個清單”工作,實行“一站式”窗口受理服務,政府部門權力清單目錄作為參考模板在全區推廣,審批效能明顯提升。完成了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通過中央和自治區兩級編辦評估驗收。完善“政務云”平臺建設,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聯動便民服務體系,構建“不見面、馬上辦”審批模式,實現60%的事項可不見面辦理。啟動實施了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工作,成立了鹽池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實現零的突破。深化財稅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全面走向實質運營。群團組織、戶籍制度、城市綜合管理執法等綜合改革有序推進,公立醫院、供銷社改革等走在了自治區、吳忠市的前列,供銷社改革經驗得到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肯定。 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開展,黨的十九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貫徹落實成效顯著,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落實,“四風”問題有效整治。基層黨建取得輝煌成績,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扎實開展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選樹了一批新鄉賢村賢、“最美鹽池人”等先進典型。全面推進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法官村官雙助理”工作得到了中央綜治委的高度肯定,并向全國推廣,榮獲“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縣”稱號。 在全縣各族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界的鼎力幫助下,鹽池縣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政通人和的局面。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 擺脫貧困、全面小康,是人民群眾孜孜以求的夙愿和期盼。脫貧“摘帽”只是新長征路上的第一步,讓17萬老區人民致富奔小康,才是最終目標。 鹽池縣凝聚全縣各族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作風,堅持把富民作為今后發展的價值取向和工作導向,突出“創新、精準、可持續”三個關鍵,繼續鞏固擴大提升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等成果,大力推進創業富民,穩扎穩打,持續發力,堅決“不落一戶,不掉一人”,全力打造脫貧富民示范縣、全區鄉村振興示范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邁進。 ![]()
舉辦多屆航空嘉年華活動。
![]()
古長城自行車賽。
![]()
黃花產業助農增收。
![]()
鹽池是中國灘羊之鄉。
![]()
地處四省交界,交通四通八達。
![]()
高沙窩鎮黃記臺光伏小鎮。
![]()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
花馬湖房車營地。
![]()
環古城墻帶狀公園。
![]()
鹽池縣體育館。
![]()
萬畝牧草基地。
![]()
工業經濟突飛猛進。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