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主管,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華夏淑女文化遺產研究所授牌儀式暨淑女文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文化界、藝術界、美術界、評論界、書法界等近50名專家學者和嘉賓參加了授牌儀式。
這次活動由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華夏淑女文化遺產研究所舉辦,由中宏網文化頻道、上海華夏傳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會議重點圍繞"古今淑女內涵的歷史發展、演變。當代淑女的標準是什么?弘揚淑女文化對家庭和社會的意義"等方面展開了廣泛討論。與會專家一致感到,這次活動是積極響應黨中央要求、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最具體的舉措,必將是中國淑女文化傳播的一個新里程,必將是中國淑女文化的推廣一個新起點,必將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新亮點。 討論中,專家們就華夏淑女文化遺產研究所的研究方向進行了討論,明確了始終以學術研究為準則,以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致力于樹立新時代淑女典范,挖掘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瑰寶及民族資產的工作方向。淑女文化研究所未來的業務范圍涉及到傳統文化、國學、人文、藝術等領域,以打造淑女標準、如何塑造淑女為目標,以國學人文與藝術審美為主導,以氣質培養與形象塑造為重點,全面提升女性的綜合素質。未來將計劃開展淑女文化的專業培訓服務如"淑女課堂",推出精品課程,如國學經典(包括儒家、道家、佛學、心學典籍)、如何傳承家族興旺之道、淑女形象塑造等課程,開展淑女文化的交流、宣傳、學術研究和整理工作。同時以公益開展正能量傳播及組織活動,比如為淑女學員提供十大終生免費咨詢:①法律②健康③理財④心理⑤就業⑥婚姻⑦生育⑧飲食⑨養容⑩進修。通過在全國開設淑女文化遺產研究所分支機構以及培訓機構,精心設置女性教育系列課程,讓女生基本掌握作為淑女必需的素質與技能,培養女性的內在修養、氣質形象、才情才干,提升修為、提升智慧、提升德行,為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基礎。
此次會議由中宏網副總編輯李凌志主持,他強調說,華夏女士無愧于"中華淑女形象大使"這個榮譽稱號,無愧于淑女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這個重任擔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開篇就是對淑女的贊美,可見其所蘊含的美德令人向往。今天,我們求的是什么呢?求的是淑女文化之美,求的是中華文化之美,求的是中華道德之美。這一次研討會,可以說是中國淑女文化傳承發揚的一場及時雨,是中國淑女文化傳播推廣的一次沖鋒號,將為中國淑女文化遺產研究提供了最好平臺,為中國淑女文化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為構建世界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文明之美。 參加這次研討會的人員有: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御用品辦公室主任金啟濤,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御用品辦公室副主任王喜山,中共中央黨校中國民經社委調研主任米根孝,文物鑒定專家須小龍,聯合國IGO組織衛生大使、普林斯頓金融學博士王鳳麟,中國電影家協會軍事電影委員會副秘書長白榮民,《新時代道德觀》欄目專欄作家王軍,文化部老藝術家書畫院執行院長劉俊巖,中發國合新技術應用中心主任萬瑞敏,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中國投資協會生態產業投資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執行副會長林嘉騋,著名山水畫家高斌,當代集研創一體的復合型文化藝術大家蘇漢華,中國長壽養生鼻祖千年品牌第148代傳人彭建,字游中國活字工程研究院智庫理事長謙子,中國城鄉一體化論壇組委會執行秘書長柴守忠,文化部老藝術家書畫院秘書長趙詠等參加會議討論,并作了精彩的發言。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