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和平里第九小學“紅燭”“陽光少年”義工服務隊在行動![]() 本網訊 5月17日,在第29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第九小學“紅燭”義工服務隊和“陽光少年在行動”義工服務隊,走進朝陽區“365晨光寶貝之家” ,開展關愛腦癱兒童義工活動。這是繼與西城殘疾青少年藝術團共度六一之后,又一次向殘疾兒童獻愛心活動,旨在引導社會關注弱勢群體,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讓殘疾兒童切身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 “365晨光寶貝之家”(以下簡稱“寶貝之家”)是一家民間公益組織,這里寄養的殘疾孩子來自全國各地的孤兒院,他們由于患有腦癱、肢體殘疾、聾啞、雙目失明等先天性疾病而被父母拋棄,但在這里接受康復訓練。從2010年創辦至今,“寶貝之家”已幫助過200余名孤障兒童,目前,這里還生活著十幾名腦癱的孤兒。 ![]() ![]() 這些孩子很可憐,也很可愛,通過基本的訓練,他們有的生活能夠自理,還能做一些簡單的手工。在當天的活動中,“寶貝之家”的孩子們拿出親手編制的工藝品進行義賣。他們做的杯墊、盒子、鑰匙鏈等精美的物件吸引著 “陽光少年”的小義工和“紅燭”的老師們紛紛上前購買,讓“寶貝之家”小朋友們的勞動有了收獲。通過義賣活動,讓現場迅速升溫,凝聚愛、傳遞愛、播撒愛,引導義工們明白,只有勞動才有收獲。 ![]() ![]() 隨后,小義工們和“寶貝之家”的孩子開心的共繪一幅畫。孩子們在畫布上盡情揮灑,寫下自己的祝福和寄語,歡聲笑語在院子里回蕩。“這里的孩子平日里很孤單,看到來了這么多年齡相仿的小伙伴,他們都格外高興。” “寶貝之家”的老師說。 “自從來到世界的那一天,我就注定和你們不一樣……自從走進了那個叫做家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了清晨的陽光,超越了血緣的愛,為我把雨雪風霜遮擋……”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寶貝之家”孩子們現場演繹的一首《愛的晨光》,動情的演唱、動聽的旋律、動人的歌詞,道出殘障兒童的心聲,聽得在場的義工們潸然淚下。 ![]() 最后,在和平里九小“紅燭”服務隊高老師的指揮下,“寶貝之家”的孩子們與“陽光少年”的小義工們合唱了經典兒童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嘹亮的歌聲描繪了幸福的生活,同時也憧憬了美好的未來。此次活動在這優美、歡快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 一次善舉、一份關愛、無不傳遞著社會正能量。相信,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將有更多“愛的晨光”照耀在“寶貝之家”孩子們的身上,給他們溫暖,給他們關愛。 據悉,本次愛心活動是“陽光少年在行動”慈善義工服務隊系列活動之一。“陽光少年在行動”慈善義工服務隊2013年創辦于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第九小學,是中國注冊年齡最小的慈善義工團隊,從創立之初就本著“用愛心陪伴成長”的理念,走出校園、走進社會,盡己所能、關愛他人、奉獻愛心。6年來,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在東城區和平里第九小學倡導的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浸潤下,在學校領導和義工家長的大力幫助下,義工隊組織開展了多項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從打工子弟學校到太陽村法律孤兒,從西城區殘疾兒童到東城區的環衛工人,從光愛孤兒院到匯晨敬老院,在一年年的四季交替里譜寫了綿延不絕的愛的交響曲。在學校里,小義工讓友善助人、向上向善的風氣在師生中傳播;在社會上,小義工用行動感召身邊的人,激發正能量的傳遞。 “紅燭”慈善義工服務隊是和平里第九小學的黨員老師和“陽光少年在行動”慈善義工服務隊的家長們組成的又一只公益隊伍。6年來,“紅燭”義工隊踐行學校與家庭深度合作的教育理念,陪伴著“陽光少年在行動”義工隊的孩子走進學校、社區、養老院等地,以實際行動奉獻愛心、服務社會。 未來,和平里第九小學的“紅燭”“陽光少年”兩個義工服務隊會繼續帶動全校師生在社會實踐和奉獻愛心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繼續成長!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