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文書記向記者一行講訴健康旅游綠色發展之路
本網訊(記者:許順喜 攝影:楊照文)近日,在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黨委書記宋長文的陪同下,記者與愛心企業朱永飛、楊照文等一行到大華山鎮考察健康旅游發展項目。所到之處,都能深深的體會到,該鎮在新時代發展的進程中,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科學發展,取得的令人矚目成就。

宋長文書記陪同記者一行參觀考察鄉村旅游變化
出京城東行,北山深處,有一塊神奇的綠色之谷——平谷區大華山鎮掛甲峪村。這兒曾經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十三座形態各異的山峰,自然形成了一個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以宋代抗遼名將楊延昭曾在此掛甲休息而得名,至今尚有六郎掛甲、古井洞天、太監牧馬等千古傳奇。

宋長文書記向愛心企業家朱永飛等一行講訴健康旅游新概念
現如今,在這五平方公里的小村里,農民住上了別墅式的新居,采用太陽能取暖生物質氣爐做飯,曲曲洳水繞山間,茫茫林果栽滿山,層層梯田層層綠,盛夏蟲鳴鳥又唱,真乃人間仙境!濃郁的鄉土氣息里,盡透著掛甲峪村民向著和諧、文明、繁榮、富裕而又環保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實步伐邁進。

宋長文書記與記者一行講訴新時代下的新發展理念
談及這些變化,大華山鎮黨委書記宋長文告訴記者,進入新時代,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走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道路,新型住宅、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及新材料等高端產業和以文化旅游產業、康養產業為主的先導性服務業快速發展。

宋長文書記向記者講訴石文化典故
在宋書記的帶領下,我們進入山門溝村。這里位于著名的桃鄉平谷大華山鎮南部。村莊三面環山,10余戶人家面山而落,僅有一條水泥鋪成的小路通往山外。初夏的陽光是溫柔的,周圍的野花在陽光的撫摸下灼灼綻放,空氣中開始飄散著農家肥的氣味,時不時還能看見農民在田里勞作。山鳥在樹林里歡快的歌唱,一陣山風吹來,輕輕的、柔柔的,吹在臉上、吹在身上,清涼、幽靜,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一掃街市巷陌間的喧囂、散雜。這種感覺特別美好,很享受,癡癡站著,發覺有一種清新的帶有泥土的氣息。

記者在山野之間考察時拍攝到隨處奔跑的小松鼠

大華山鎮美麗新民居
漫步在山野之間,宋長文與記者談及這里未來發展與規劃,始終把健康旅游融為一體來介紹。他說,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推進,旅游休閑度假也已經發展成為帶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現如今,大健康時代已全面來臨,人們在旅游休閑的同時,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已成為當代消費需求。未來,我們將依托這里美好的生態環境資源,重點開發醫療與度假相結合的模式,將養生理念貫穿在旅游的全產業鏈中,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登高望遠“臥佛嶺”

山間文化長廊隨處可見
西長峪村位于大華山鎮北部山區,毗鄰西峪水庫。村子雖小,卻勝在山清水秀。據宋書記介紹,這里每年的5-8月,是村里最美的季節,游客們可以踏青、賞花、摘野菜,還可以登山遠眺,在長峪村山溝深處還有著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就在宋書記帶領記者一行參觀考察這里時,很多山雞、野兔、獾、松鼠等野生動物還時不時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參觀結束后,宋長文書記與記者一行合影留念
在平谷區大華山鎮參觀考察幾小時,所感受到的是林木蔥郁、風光秀美,既有二龍戲珠之勢,還有峰頂翠柏簇生。蒼秀出奇峰,登峰遠眺新,西可望京城,北可觀密云水庫,東可覽四座樓長城。到了晚上,小村亮起點點燈光,與星光、月光相互輝映,真的不知道是在天上還是在人間。遠處傳來大戲臺上那依呀呀的學唱,即使不暢飲美酒,也會醉倒在這群山環抱的小山村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