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獨棟旅居建筑風格別具一格 ![]() 上圖:媒體記者實地采訪 ![]() 上圖:文創中心一角 ![]() 上圖:安防設施到位,休閑觀光臺寬敞 中國傳媒聯盟 訊(張敏 特約記者 趙銀熙 文/圖)建筑風格別具一格,室內大尺吋投影電視,寬闊的休閑、觀光臺,放眼望去,青山綠水、亮麗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設施功能勝過星級酒店。16間獨立的住宿空間,與天臺山和沸水鎮楓香村的自然景色以及田園風光相融,是那么格外的清新,格外的靚麗! 5月25日下午1點左右,行走在鄉間田野,太陽火辣辣的。四川省綿陽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新聞媒體走基層活動走進安州區。第4站,記者一行走進安州區山青水秀的沸水鎮,實地采訪、感受該鎮招商引資項目——“安驛·箱幾”。 陪同采訪的沸水鎮吳明明鎮長介紹,“安驛·箱幾”是沸水鎮的招商引資項目之一,這個項目是由四川嶸烽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和四川箱幾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建設的首個鄉村旅居和文創項目,位于沸水鎮楓香村8組,占地40余畝,總投資約2000萬元,依托天臺山和楓香村的自然景色和田園風光,將工業文明與鄉村文化有機結合,通過農事活動、戶外運動、藝術生活等內容植入,以新形態、新業態、新文創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旅居體系。16間獨立旅居,采用梁板一體化的裝配式建筑,同時配套建設成了約1000平方米左右的公共服務和文創區,餐飲、休閑、娛樂等一應俱全。文創區引入了省內文學、音樂、藝術的創意創作資源,成為了安州區鄉村文創示范基地之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沸水鎮黨委政府堅持以法治為引領,大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有力有效提升了黨委政府依法行政、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與此同時,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法治建設、新農村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建元素在鄉村振興中紅起來、亮起來。 落實目標責任,全面摸清貧困現狀。沸水鎮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分片落實目標責任,全面摸清貧困村、社、戶現狀,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落實有力有效措施,結對幫扶,精準施策。抓好示范引領,精準扶志,成立了沸水鎮青年人才黨支部,實施扶貧人才招募計劃,廣泛吸引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到沸水引領發展,已招募5名有志青年到楓香村發展鄉村旅游、種養殖業,參與扶貧濟困。創立“黨員責任田”“黨員示范園”“黨員創業園”,讓農村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黨員都自覺亮出志愿服務牌、黨員標識牌,使黨員身份、黨建元素在鄉村紅起來、亮起來。 開展“培樹身邊典型、學習身邊榜樣、做好身邊事情”活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形式,在貧困村群眾居住集中的院落、廣場,邀請區內法治先鋒、脫貧攻堅先進典型、技術能手、致富能人型開展宣講活動,教育引導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積極組織村社干部、貧困戶代表外出參觀學習,轉變觀念,更新理念,學習先進經驗,開闊發展視野,堅定發展信心,拓寬工作思路,著力解決“做什么”“怎么做”問題。 鋪好脫貧路,打通制約經濟發展“瓶頸。針對沸水鎮常年“靠天吃飯”和道路不暢通的現狀,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新建白水湖提灌引水工程、聯網產業道路、農田水利、農網改造、土地整理、新農村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楓香村等4個省級貧困村為核心,兼顧分布到其他6個非貧困村,極大地改善了民生,奠定了全鎮抱團發展的基礎。目前,修建機耕道55公里、溝渠66公里、農村標美公路11.8公里、繞城路1.7公里,整治塘堰、山坪塘、蓄水池44口,田型調整9856畝,7個村實施農網改造,徹底解決了交通難、灌溉難制約沸水經濟發展的兩大瓶頸問題。 突出優勢產業引領,拓寬貧困群眾致富路。沸水鎮黨委政府堅持走“特色種養殖+鄉村旅游”的產業扶貧路子,在鞏固中藥材、魔芋傳統種植業的基礎上,建立健全貧困戶與天雄藥業公司等龍頭企業和百草園中藥材、敏宏肉牛養殖、綠純果蔬種植等專業合作社以及種養殖大戶之間的產業發展帶動機制。創建“漫步楓香村”鄉村旅游品牌,引進“安驛·箱幾”鄉村田園旅居項目,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和“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以省級貧困村楓香村為核心建立返鄉創業示范園,現已發展中藥材種植6000畝、蔬菜種植2600畝、青花椒種植200余畝、銀杏采摘園200余畝,栽植優質高產桑園1000余畝規模發展蠶桑生產,全鎮培育種養殖科技示范戶50戶,帶動發展種養殖戶1409戶、4268人,切實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好抓實抓出了成效。 2016年,沸水鎮被綿陽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鎮已創建市級“四好村”2個,區級“四好村”4個。截至2017年底,全鎮退出省級貧困村4個,累計減貧429戶1339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5%。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