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咸陽渭城 訊: 4月15日,對于周陵辦大石頭村79歲老人杜秀芳來說,又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一大早區委書記楊美樂又來看她了,上次書記來家里走訪,幫她把輟學的孫子送進了學校,給了她500元,今天書記還帶著醫生為她檢查身體,聽說書記還要在村里住上幾天,老人既感動又激動。
“帶著感情走訪、帶著問題調研、帶著政策幫扶、帶著責任示范,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為了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向深入,渭城區委要求區級領導以“四帶三問”為主題,采取蹲點駐村、走訪座談、一線體驗等方式,沉下身子,圍繞“四風”,征求群眾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意見和建議,聽取群眾對村子管理、生產經營及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掌握群眾所需、所盼、所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實行區級領導“九個一”聯系點,每位區級領導聯系一個鎮辦、一個村(社區)、一位老黨員、一戶貧困戶、一個信訪突出問題、一個重點項目、一個安全生產責任區、一個“1113”工業項目和一所學校”,圍繞“四風”,做到“九必見”,全方位、多維度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指導基層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
4月15日,區委書記楊美樂率先垂范,住進“九個一“聯系點大石頭村,開始為期3天的駐村工作。上次走訪,杜秀芳老人和孫子相依為命的困境一直讓楊美樂感到揪心,特別是老人身體不好,多年沒檢查過身體的情況,一直讓他牽掛在心,所以他駐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醫生為困難戶杜秀芳和80歲老黨員郭行政檢查身體。
“就業培訓和人社局聯系”上午11點,在鑫星食用菌生產基地,企業負責人說可以吸納周邊400多名群眾就業,楊美樂當場表態;
下午2點半,農家小院內,氣氛融融,4名清掃保潔員,你一言、我一語,向書記提出工資低、人手緊等意見,楊美樂逐條記錄,現場答復道:“你們把意見提到了我的心上,最近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回去我會盡快組織相關部門研究討論,拿出解決方案”;
“要明確書記第一責任人、副書記直接責任人的職責,扭住‘四風’,突出重點,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午4點,聽完周陵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籌備情況匯報后,楊美樂現場指導,并嚴厲要求。
16日下午3點,還是在農家小院,10余名辦、村干部,群眾代表和書記圍坐在小方桌旁,共議大石頭村“二次創業”,大家最大的意見就是年前年后討論了多次,不見行動。結合自己的走訪和思考,楊美樂提議打造石頭集貿市場,并說了自己的看法,大伙一致贊同。楊美樂現場表態:區上擠出一部分資金扶持,其余的由辦、村自籌,辦、村干部熱情高漲,現場分工,辦事處負責制作規劃,村上負責流轉土地,齊頭并進同招商,年內顯成效,見形象,群策群力吹響了大石頭村“二次創業”的號角。
17日上午9點,楊美樂徒步來到大石頭中心幼兒院,仔細了解幼兒園的師資隊伍、生源狀況和管理情況,征求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針對教職工提出的師資力量薄弱,沒有校車等意見,楊美樂現場囑咐教育局負責人,盡快想辦法予以解決;
走出幼兒園,楊美樂又徒步前往杜秀芳老人的家,三天過去了,他想問一下老人用藥后效果咋樣,到了門口才發現老人的家門上鎖,他囑咐隨行的村干部一定要問一下老人用藥后的效果,平時多關心老人;隨后他又前往老黨員郭行政家,詢問老人用藥效果,叮囑老人一定要按時用藥,千萬不要大意。
駐村三天,楊美樂白天走訪、座談,征求意見和建議;茶余飯后,漫步鄉村,串門子,訪民情;晚上約談辦、村干部,整理、撰寫民情日記,真正做到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說農家事,用腳丈量民情,用心感悟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