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華北網 訊: 河北鋪村位于永年縣城北部,全村1380戶人家,6100口人, 隸屬永年縣臨名關鎮。改革開放以來,標準件是這里的主導產業,這里是聞名全國的標準件加工、集散基地,素有"中國緊固件之都"美稱。
黨的富民政策使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但集體經濟發展薄弱,公益事業發展滯后。街道臟、亂、差,群眾飲用潔凈水困難,村民住房擁擠和標準件家庭作坊帶來的噪音令群眾苦不堪言。隨著標準件產業的飛速發展和村民土地被征,占地補償不到位而引發的矛盾,成了群眾上訪的“導火索”。
2008年2月,趙鳳軍這位曾經在山西、吉林及本地從事過標準件營銷批發、熱鍍電鍍、軋鋼、物流等在標準件商海遨游21年,并積累一定經驗的他,排除家人和親朋好友的各種干擾,回村擔任了村主任。上任伊始,他向村民鄭重承諾: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過上好日子。
上任之初,趙鳳軍帶領“兩委”成員進行了一項又一項“民心工程”,大力推進村容村貌建設。為了改變村內臟、亂、差,他與村干部一起找群眾做工作,統一思想,化解矛盾,清理垃圾,粉刷墻面,街道環境煥然一新。多方籌措資金60萬元,硬化參觀路4000平方米,隨后又硬化了北巷子西口至龍源路11000萬平方米。為發展教育事業,改善教學環境,投資8萬元,將學校鐵制門窗全部更換成塑鋼門窗,并安裝上了空調。到年底,還償還群眾占地補償款40余萬元,償還干部工資欠款20萬元。
群眾飲水備受趙鳳軍牽掛。為改善全村生活用水,讓群眾飲用滿意水,放心水,趙鳳軍自掏腰包墊資20萬元,為村民打320米深水井一眼。當汩汩甘泉通過自來水管向村民供水時,不少村民發出感嘆: “鳳軍真是個好村官,我們老少爺們打心眼兒里擁護!”。
2010年3月,趙鳳軍當選為社區黨支部書記。一上任就帶領“兩委”一班人,運籌經濟發展,共謀富民大計,一方面帶領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在新時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一方面積極落實上級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腳踏實地為村民做好事、辦實事。他對干部們說:“為群眾辦事不需要花言巧語,要有一顆真誠為群眾服務的心”。
為了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村里研究制定了村莊整體改造方案,大刀闊斧地開展新農村建設,在龍源路東頭與107復線西側,建設水、電、氣齊全,布局合理有序,可供約900戶居民入住的“鳳凰園”住宅小區。 目前,該小區正在實施 “三通二化”(三通:即通電、通水、通氣。兩化:即路面硬化、草坪綠化)工程,再投資百萬打300米深水井一眼,安裝無塔供水設備一套,鋪設地下水管道3萬米。
讓村民樂享黨的政策帶來的實惠是趙鳳軍的多年夙愿。村里為每個村民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業務,按規定每人應繳納100元,而每人實際繳納50元,村委會負擔了50元;合作醫療按規定每人應繳納50元,而個人實際只交10元,村里負擔40元。村里共為村民補貼60多萬元。
2011年8月,村里投資120多萬元建成了4座石牌坊,河北鋪村不僅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而且文化品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同年11月,又對全村4條主要街道,6條小巷以及學校場院新鋪設水泥路面36000余平方米。
發展經濟,帶領群眾共富是永恒主題。河北鋪村現有標準件企業300多家,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生產,不僅噪聲擾民,造成污染,且得不到發展。趙鳳軍與兩委干部經過認真謀劃,深入群眾廣泛征求意見,決定投資4億元建設河北鋪“村民創業輔導基地”。目前,一個占地300畝,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可解決190多戶村民發展生產的創業輔導基地已近竣工,此舉,將為標準件產業跨越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趙鳳軍先后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優秀社區黨支部書記”;河北鋪村被評為“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趙鳳軍沒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悅,苦思冥想的是如何把河北鋪村發展藍圖描繪得更好。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