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映象網訊(記者 張曉輝 郭翼 通訊員 李亞瓊 朱華輝)文化路辦事處儉學街社區內轄儉學街南北兩側,輻射文化路東西兩邊,南抵農業路,北至白廟前街,轄區總面積0.36平方公里,共有20個居民樓院,7個共建單位,3座寫字樓,160家街邊門店,常住人口巨多,流動人口龐雜,四城聯創工作壓力大、任務重。
2014年6月份金水區發出“責任擔當沖刺四城聯創”的創建動員后,儉學街社區在辦事處的統一部署下,結合轄區自身實際情況,以網格化建設為基礎,充分調動轄區各項共建資源,積極投身創建工作當中。同時,儉學街社區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分工“包干到人、到戶”。 鄭州市儉學街社區師浩然主任向記者介紹說,他們在區委、區政府,辦事處的統一領導部署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工作: 圍繞指標體系運用群眾監督抓好分解落實 2014年6月伊始,儉學街社區積極結合四城聯創工作內容,要求聯系分包科室全員參與,動員社區全體上崗。同時,以社區網格化建設為平臺,成立了以社區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網格長為小組長,并且責任具體到崗到人的工作小組,為四城聯創工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組織保障。不僅如此,為了保障創建工作無遺漏無死角,儉學街社區還在各個居民樓院全面公示領導小組信息,進一步完善宣傳氛圍,群策群力,保證政策信息流通明暢、互通及時。
狠抓薄弱環節集中解決轄區居民最密切的重點難點問題 在今年的創建工作中,為了有力解決無主管樓院環境衛生整治難、街邊門店臟亂差情況易反復以及流動人口管理壓力大等問題,社區按照工作計劃表,組織全體成員深入轄區各個樓院、街邊門店,采取按標準、分步驟、分階段的工作辦法集中整治。五個月以來,轄區的居民樓院里到處都有大家勞動的足跡,“五小”門店里每天都有大家忙碌的身影,他們腳踏實地,以創建和迎檢為契機,圍繞難點抓突擊,集中解決與居民群眾關系最密切的重點難點問題。 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確保社區各項服務常態化 為了在保證社區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的基礎上,為創建工作添足馬力,社區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加強長效機制建設。一是進一步完善樓棟長議事制度。著力培育一批有特長、有責任心的優秀樓長,充分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樓院,大事不出社區”。二是建立樓院特色服務團隊和群眾文藝隊伍。將優秀人才吸納進社區助老服務隊,通過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和便民志愿服務,讓群眾得到實惠,三是進一步讓社區聯席會議常態機制化。廣邀轄區共建單位和“兩新”組織代表,貼民意,謀發展,讓人人都有話語權,個個可以提建議,號召社區群眾“自己的樓院自己管,自己的家園自己規劃”。
當記者問正在挨個樓院清掃垃圾、打掃衛生累不累的社區工作人員小劉和小左時,他們告訴記者說,他們剛畢業不久就來到社區工作了,選擇在社區從事基層工作就是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踏實自己,尤其是當看到煥然一新的樓院,居民滿意的笑容時,即使累感覺也值得! 儉學街社區副主任馬曉杰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期,社區四城聯創工作也為我市實施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推進“三大主體”工作更上新臺階提供了有力支撐。以后,我們也會繼續將這項工作以及這份工作熱情延伸下去。”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