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四川基層黨建網 訊: “江西省上饒市是個人力資源大市,總人口760萬,其中城鎮勞動力近110萬人,農村勞動力近340萬人,每年有近130萬人外出務工就業和發展,這當中創辦企業的超過2萬人。”全國人大代表、江西上饒市市長潘東軍向記者表示,返鄉創業大軍正日益成為欠發達地區產業升級的主力軍。上饒將充分發揮返鄉創業人員的優勢,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升級,打響“饒商”品牌。(3月10日 經濟日報) 隨著信息、能源、材料、醫藥、環保等領域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傳統比較優勢減弱的情況下,大眾創業無疑為我國經濟轉型帶來了新機遇、注入了新活力,成為支撐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新引擎”。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管理者和主導者,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模式已不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那么,作為政府,應如何搶抓大眾創業這一機遇,為經濟發展增添持久動力。 筆者以為,政府必須轉變思維、轉換身份,由經濟發展的“管理者” 向經濟發展的“服務員”轉變。一是做好大眾創業輿論引導。通過樹立先進典型、教育引導創業等各種手段,宣傳大眾創業的重大意義、政策措施,讓創業得到認可和推崇,營造鼓勵創業、容忍失敗、奮發有為的輿論環境;二是優化市場環境。政府應該簡政放權、精簡機構,將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將錯裝在政府的手換成市場的手,自我革命、自我削權,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業激情;三是提供基礎保障。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創業孵化園、扶持基金以、創業補助等,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場地、貸款擔保、政策支持和市場分析指導,營造能創業、想創業、敢創業的社會環境。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