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四川基層黨建網 訊:中紀委刊文稱:對每個違紀違法干部的懲處,給他本人帶來的損害遠沒有對黨組織的損害大。過去有種傾向,紀委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甚至有的人手里攢著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不少,但對“小問題”視而不見,總是先等等、再看看,“養大了”再辦,一處理就“算總賬”。(6月1日 中國網) 所謂政績,就是指領導干部在任期內履行相關職務取得的工作成績和貢獻,是干部德才素質的綜合反映。政績是從政之績,施政之績。紀委干部作為黨員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免俗的也有對政績的渴望。但以“辦大案論英雄”,甚至是“對小問題視而不見,等養大了再辦”的觀念,卻是以個人利益為最終追求,扭曲了政績觀的初衷。 紀委的主要工作是對同級黨組織與所屬下級機黨組織、黨員、干部實施監督、對有問題的各級黨組織與個人進行調查處理。在辦案方面,紀委所接觸的都是問題干部,干部一旦出問題,損害的不僅僅是政府的公信力、黨的形象,還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和諧穩定。一些紀委干部以案件大小來論斷政績觀,而對小問題拖著不辦,等待著將小貪腐“養成”大貪官,再“一鍋端”,借以給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樣損人利己的做法是為共產黨員所不齒的。 俗話說:小時不補,大時一尺五。如果紀委干部對“小問題”不問不理,久而久之就會釀成不可估量的大禍。到那時,國家就要花費幾倍的代價去解決這個“由小養大”的問題。可能最后,問題干部會被繩之以法,但因為拖延處理而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法估量的。“養大”的過程遭殃、受累的只會是廣大百姓,和國家公共財產。如果用這樣的代價去換取自己一點點的政績,疼的是組織的心,痛的是黨的信任。 “養大再辦”是一種專門利己、從不為人的狹隘、扭曲觀念,這樣的政績觀違背了黨員干部執政的初衷,也是道德所不齒的做法。特別是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監督部門更不能有這種自私的傾向。然而,這種拖辦、等待的做法不能只靠道德的譴責,還必須用“瀆職罪”的強硬法律手段去要求、去束縛“跑偏”的政績觀。只有正確理解政績,在實踐中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正確認識工作成績和自我貢獻,才能有資格行使監督他人的權力。(思韻)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