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清風網 訊:在湖南省桑植縣的西南部,永順縣的北部,永定區的西部,有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邊界鄉鎮叫利福塔鎮。全鎮84平方公里,轄22個村和1個居委會,共20704人,是個一腳踏三縣的鄉鎮。該鎮環境極為復雜,特別是隨著黔張常高鐵、張桑高速公路互通,火車站、工業園等一批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的落戶,在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征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等經濟補償糾紛,諸多方面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如何面對這些復雜的現狀,鎮黨委書記廖華同志帶領和團結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為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嚴、抓實、抓細,并與周邊鄉鎮多次聯誼協商,響亮地提出了“五同八共”的工作目標,使之成為利福塔鎮干部隊伍的執著追求。 五同的基本內涵: 一、同建長效機制,確保邊界長治久安 由于利福塔鎮是“一腳踏三縣(區)”之地,其農貿市場是三縣(區)邊界村民逢場趕集的主要場所,農副產品流通的集散地,自然也成為邊界矛盾糾紛的主要引發地。2014年,為了促進邊界鄉鎮的平安、穩定、和諧和繁榮,利福塔鎮、砂壩鎮、青安坪鄉在各自縣區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探討邊界平安社會攜手建設和管理的新思路,提出了長治久安的發展理念,制定出臺了促進邊界社會經濟發展繁榮的長效機制。 二、同搭交流平臺,建立邊界聯動網絡 利福塔鎮、砂壩鎮、青安坪鄉邊界涉及面積達21平方公里,有14個村99個組,1562戶,8962人。線長面廣,人口眾多,社情復雜。為及時掌握社會治安情況,三鄉鎮建立了聯絡交流制度。 三、同處矛盾糾紛,維護邊界群眾利益 利福塔集鎮是一區兩縣三地邊界村民逢場趕集的主要場所,商賈云集,矛盾糾紛時有發生,邊境村民為了各自利益偶發沖突難以預防。為推進邊界矛盾糾紛得到及時化解,三鄉鎮建立健全了及時響應機制和社會治安預警機制,堅持“以防為主,超前介入”,確保邊界矛盾糾紛能夠及時得到調解,邊界治安問題能夠及時得到整治,邊界刑事案件能夠及時得到偵破。同時加強對邊界區域重點人口、暫住人口、特種行業、公共娛樂場所、危險物品以及車輛和駕駛員的管理,堵塞了漏洞,減少了隱患。每當矛盾沖突發生時,三鄉鎮各黨委政府帶領派出所等部門都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聯手化解矛盾糾紛。 四、同抓法制宣傳,推動邊界群眾守法 三鄉鎮努力創新法制宣傳方式,積極采取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的宣傳形式,努力拓展法制宣傳教育與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的深度和廣度,將民俗文化與法制宣傳相融合,把依法行政、誠信守法、計劃生育、安全生產、社會治理、維護穩定、新農村建設等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知識滲透于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增強了法制宣傳的影響力、教育性和滲透性,并組織法律工作者、律師等重點深入到邊界村組農戶,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促進邊界和諧穩定,共同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五、同定發展目標,促進邊界繁榮和諧 邊界三鄉鎮長期以來相互聯姻,聯系緊密,風俗相近。邊界三鄉鎮在聯防聯治聯誼的過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協作模式,形成了以強帶弱,以優勢產業項目帶其它兩地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制定了一系列促進邊界平安穩定、和諧繁榮的發展目標,并協力推進實施。桑植永順兩縣共同投資60萬元修建了300米邊界河堤,兩地有500多畝耕地受益。以利福塔鎮政府為主,引進外資100多萬元,新建初步規模占地12畝的利福塔邊界農貿市場。為建設貫穿三縣(區)的黔張常高速鐵路和張桑高速公路連接線,積極協作,扎實做好基礎性工作,創造良好的投資施工環境。利福塔鎮、砂壩鎮積極向上匯報,分別爭取到桑植、永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對桃子溪與三岔灣3.5公里公路進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圍繞九天洞茅巖河IVA級旅游景區,實現景區內桑植、永定三個鄉鎮旅游產業聯片開發。 “五同”措施的推行,在極大地促進邊界三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同時,也為利福塔鎮創造了良好的“兩高”建設發展機遇,省級工業集中區桑植縣綠色綜合產業園B區和C區在此地落戶并加速發展,目前已有桑梓公司、三木能源、大中鞋廠、九天食品、金勵礦業、裕豐米業、廣宇建材、錦隆環保、云浮石材等10多家企業扎根開花結果,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多元,形勢樂觀,前景廣闊,現已容納剩余勞動力1300多人,加快了小康建設步伐,全鎮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1700元至2014年增加到2669元。 2015年,是利福塔鎮“兩高”時代發展的重要之年,如何順應“兩高”建設的發展,務必繼續推行“五同”措施,完善“五同”管理體制,強化“五同”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平安邊界新亮點! “八共”的具體目標: 一是共建一條路 交通是發展的命脈。利福塔鎮與永順縣砂壩鎮共同建設好S230省道,去年投資1200萬元的縣城至利福塔鎮道路交通提質改造項目已完成。與永定區青安坪鄉共同建設好“定大”二級公路,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二是共治一條河 利福塔鎮與永順縣砂壩鎮圍繞細砂壩河流域治理,共同整治了砂壩鎮鐵礦選礦污染問題和河道非法采砂問題,共同開展了流域治理項目申報工作。與永定區青安坪鄉共同治理澧水河,積極開展澧水河水面白色垃圾清理,定期組織人員清理河面垃圾,共同維護澧水河段平湖游景區環境。 三是共護一片綠 三個鄉鎮山水相連,都屬典型的生態區域,特別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峰巒溪森林公園涉及三個鄉鎮,是重點保護區域。幾年來,本鎮與沙壩鎮和青安坪鄉,共同開展退耕還林和生態林建設,共同維護綠色生態家園。去年5月,與永定區青安坪鄉共同開展了石漠化治理綜合試點,成功召開了全省石漠化治理現場會。 四是共榮一個市 農貿市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近幾年來,為繁榮農貿市場,該鎮積極籌措資金改善街道建設,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為群眾趕集提供良好環境。同時,三個鄉鎮積極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狠抓群眾趕集交通安全,沒有發生一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五是共維一方穩 穩定是發展的基石。幾年來,三個鄉鎮積極開展邊界聯防聯治,共同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沒有發生一起較大邊界矛盾糾紛。特別是去年以來,通過啟動聯調聯動機制,先后成功化解了砂壩鎮群眾在桑植縣的醫患糾紛,本鎮群眾在永順縣的交通死亡事故。 六是共創一線景 張家界西線旅游涉及到本鎮九天洞、苦竹寨、峰巒溪和青安坪鄉苦竹河大峽谷,是一條完整的旅游走線。幾年來,該鎮與青安坪鄉共同打造西線旅游,實現年均接待旅游客15萬次。隨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西線旅游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也將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七是共建一個園 該鎮是省級工業集中區桑植縣綠色綜合產業園B、C區所在地,由于地處山區用地條件相對有限,園區土地三通一平成本較大。為此,該鎮積極與砂壩鎮聯系協商,計劃把砂壩鎮與本鎮接壤的桃子溪村共同創建一個工業園區引進企業落戶,帶動經濟發展。目前,正在開展相關前期工作。 八是共謀新發展 社會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高鐵、高速和工業園建設的相繼建成,有理由相信三個鄉鎮會建設成為邊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金三角,會共同譜寫發展的新篇章。 隨著“五同八共”規定的提出之后,全鎮干部職工不為困難風險所懼,不為矛盾凸顯所擾,統一了思想,更新了觀念,確定了目標,凝聚了人氣,明確了職責,理順了關系,直接地間接地調動了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引導干部帶領人民群眾投身經濟社會建設,使之成為各項工作的助推器。(通訊員:楊安祥 鄧欽)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