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獨山縣污染調查之一:
金孟錳業制造“大氣殺手”
![]() 濃煙就這樣每天肆無忌憚的排放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日報網-環保頻道 訊:
核心提示: “我們這里每天都是被濃煙、粉塵污染著,上午8點左右我們一起床就看見濃煙向我們村撲來,已經有很多年了,誰能幫幫我們啊。”接到舉報后,中國日報網中國環保記者來到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城關鎮河亭村板鴨組進行了實地調查。 由于大面積的霧霾頻發,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并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行動計劃首次將細顆粒物納入約束性指標,并將環境質量是否改善納入官員考核體系之中。如果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監察機關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為確保各項任務措施真正落地,行動計劃對考核和問責作了明確規定,“國務院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地方人民政府和企業。” 據了解,2007年年底,貴州省獨山縣瑞豐礦業有限公司將1900噸含砷廢水直接排入都柳江,造成下游群眾飲水危機,17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砷中毒。環保部門認定這起環境污染事件性質惡劣,相關負責人已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 污染的源頭,都是柳江上游獨山縣三利公司制酸車間(又稱“瑞豐公司”)未經許可,擅自違法生產排污所致。那么,此次事件發生之后對獨山縣的環保工作敲響了長時間的警鐘嗎? 然而,在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城關鎮河亭村板鴨組,中國日報網中國環保記者看到的是金孟錳業排出大量的濃煙、粉塵。 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轄的一個縣,與廣西河池地區接壤,是貴州省和大西南進入兩廣的必經之道,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 進入到獨山縣,這里到處彌漫著大力發展工業和開發房地產的氣息。隨處可見大型的工程車在縣城里川流不息。出租車司機對記者打開了話架子,一邊介紹著這里的發展,一邊訴說著這里的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記者提及前幾年前發生的坤污染事件,出租車司機至今心有余悸。 記者到達金孟錳業附近時。看見煙霧圍繞著整個廠區在空中不斷的飄散。工人在廠區來回穿梭,機器轟鳴的聲音,顯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記者在金孟錳業附近看到該縣的武裝部就建在離該企業不遠的地方。 在水溝里洗衣服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金孟錳業每天都是在早上八點左右會排出大量的黑煙,黃煙。我們自己種的菜上都會一層黑黑的粉塵。幾根大煙囪大白天一般是不會冒煙的,只會冒一層白色的粉塵。” 在地里干活的大叔湊到記者跟前說:“金孟錳業在這里已經有很多年了,每天都是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忍受。有時候會排的更厲害,錳廠后面的河水就被污染了。” 王姓(不愿透漏真實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我們不太懂國家的法律法規,我們看到這樣常年的冒著濃煙(有的時候是黑色的,有的時候是黃色的),知道有污染,我們也舉報過,但是就是沒有改變,就這樣一直冒著,特別是在早上8點、下午四點、晚上12點左右冒的特別的厲害。” 為了驗證老百姓的說法,記者決定在第二天進行蹲守。看看情況到底有多嚴重,是不是老百姓說的那樣? 第二天早上7點多左右天蒙蒙亮,記者來到金孟錳業附近,只見三根大煙囪不斷地冒著黑煙、黃煙,把整個廠區都覆蓋了。在空中留下整片的煙霧飄向附近的村莊。 記者拿起手中的相機,拍下了該企業的行為。看見記者在拍照,一中年男子來到記者跟前說:“這個企業每天在這個時候不開環保設備,為了利益最大化,就不管我們生活在這里老百姓了。我們也是很無奈的。你看排除的煙就向我們這個村一直飄。我們這里還有一個生產銻礦的,有時候排除的氣味,使我們咳嗽、頭暈呢。”說著,中年男子很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在記者準備離開之際,舉報人打來電話告訴記者:“在11月底的時候,獨山縣白泉鎮羊鳳鄉工業園金利豪水晶有限公司大量的排放污水,致使羊鳳鄉大寨村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用水受到了嚴重污染,有部分農田也無法幸免。最后發生了老百姓圍堵工廠的惡性事件發生。” 一次坤污染事件導致了下游老百姓的飲水危機及17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毒,雖然相關負責人已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但是在了解現在的污染情況之后,記者不斷沒有平靜,反而更為當地的老百姓擔憂了。 大量研究表明,過量的錳長期低劑量吸入,會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現震顫性麻痹,有類似于精神分裂癥的精神障礙和帕金森病樣錐體外系統癥候群,最后成為永久性殘廢。是帕金氏綜合癥的危險因素之一。過量的錳長期低劑量吸入,會引起慢性中毒。 環保專家表示,兩高公布的《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列舉了認定“嚴重污染環境”的14項標準,對污染環境的行為有了明確的量化標準,明顯加大了處罰的力度,不僅給污染環境的行為,加上了一道緊箍咒,而且也給老百姓授予了更加有力的維權法律武器。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以綱要的形式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