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共產黨網 訊:
想看青山綿亙,林壑尤美;
想看高山之上,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
想聽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流水淙淙,清脆悅耳;
無奈眼前黃沙飛舞,綠意全無。
早在南宋時期,朱熹就曾在作品《觀書有感》中提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體現出早期的環保理念。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綠色銳減,而吞噬綠色的正是人類發展模式中對自然資源掠奪性與破壞性的開采。生態的失衡,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保護環境,不是高談闊論,而是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
我不能阻止人們亂砍伐樹木,但我能做到節約每一張紙,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我不能阻止人們捕捉稀有動物,采集稀有植物,但我能做到不捕捉稀有動物,不吃稀有植物;我不能做到阻止人們不用白色垃圾來污染環境,但我能做到不用塑料袋,用環保袋;我不能阻止人們浪費水源,但我能做到每次用完水記得關水龍頭。
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大自然才是地球的掌控者,她手中握著的是人類的命運。我們不管怎樣用高科技去探索,也破解不了她的神秘,更沒有能力去與她相抗爭。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會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
商學院
“學習青年之志,踐行黨員擔當”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
通訊員:湯曉晨 朱秀劍 周慧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