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19中國全過程工程咨詢高峰論壇”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辦。行業領導、業界知名人士、行業專家等500余人參與大會,共同分享,探討BIM、法律問題、造價咨詢、工程監理、FIDIC理念、招標代理、通信項目在我國全過程工程咨詢中的實踐問題與解決方案,以及“招標+金融”模式、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熱點問題的探討。
本屆高峰論壇具有鮮明的特點,主辦方集中行業最關切的問題,邀請行業一線大咖,從企業發展經驗對每個論題進行深度討論。既有實踐的摸索,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熱點問題的探討”中,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總經理申要杰、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智、上??岛悱h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學軍、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衛出席論壇,對行業里面臨的政策環境,行業人士關注的焦點問題進行探討。中化商務公司副總工王愛軍為論壇主持人。 目前,這四家企業占據了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裝機容量,包括垃圾處理量,至少6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行業真正的領 先者。 今年,國務院提出了建設無廢城市的設點通知,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新的垃圾分類提出的具體要求,現階段我們作為投資人目前主要負責垃圾的后端處理,而這一政策的執行將給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處理好前端和后端實現最大“贏利” 今年,垃圾分類成為行業熱點,但這并不是替代垃圾焚燒發電的方式,垃圾分類和垃圾焚燒發電是有效處理生活垃圾的兩種合理方式,實現垃圾的減量化。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總經理申要杰表明觀點。 垃圾分類是從源頭上采用分類的方式減少垃圾進入終端的量來控制,垃圾焚燒發電它主要是從終端上實現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這兩種方式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是產業鏈條上前端和終端的一種關系。 在垃圾焚燒發電的處理方式中,要求既要謀遠慮又要解近憂。謀遠慮就是要開展有效合理的垃圾處理方式來解決未來垃圾圍城的一種問題。解近優就是通過建立高標準的垃圾焚燒發電發電廠。 在國家號召下,垃圾處理途徑原來是多填埋少焚燒,我們通過建立垃圾焚燒場實現少填埋,通過合理的垃圾分類最終實現少填埋少焚燒,從源頭上控制垃圾處理量。 垃圾焚燒發電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發揮它的最大效益,即政府要省錢,企業要盈利,百姓要受益的“三贏”效果。當垃圾分類和垃圾焚燒發電一起解決垃圾量問題時,也要考慮這個“三贏”效果。如果采用垃圾分類前期政府需要投入多大的錢,企業從中能獲多少的利,從后端去推前端,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課題。目前,光大國際在垃圾前端的分類和收轉也開始了自己新的業務,努力為國家環保生態改善做出貢獻。 合理的項目規模比保底量更重要 針對政府取消保底量的問題,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學軍認為這對于垃圾焚燒發電而言,保底量取消并不是致命的。因為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的收入是電。投資人應該判斷的是,在投資這個項目或者為項目設計規模時,對垃圾量做一個合理判斷,這個比保底量要更重要。 具體來說,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如浙江、江蘇、廣東垃圾多,有足夠的垃圾可以發電,垃圾發電廠規模大,把相應的補貼政策釋放下來,它是能夠承受的。但對于一些經濟落后的地方,它只有三五百噸的垃圾,但卻要建一千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咨詢公司在給政府做咨詢時定一個合理的規模比合同里寫一個保底量更重要。 取消保底量有可能影響欠發達地區垃圾處理能力 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智對于取消保底量問題,用大量數據佐證,對很多地方的財政支付方式達不到而擔憂。 黃總首先從規范補貼的起源說起,并對每一次政府補貼的調整對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總結。 2006年之前垃圾發電在國內已經開始興起,但是建的廠非常少,那個時候的電價基本上是3毛多。 2006年之后國家出了一個政策外加補貼0.25元,這個時候東部的發電廠慢慢的推進起來。 2012年801號文國家發改委就進一步明確了這個電價補貼,把電價鎖定到0.65元,分兩級進行分攤,相當于給這個產業打了一個強心針。垃圾焚燒發電在這個過程當中迅速的發展起來,我們在座的這四家應該來說都是從2012年之后迅速發展起來的。在2012年之前,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垃圾發電廠只有五六家很少,但是到2018年底公司已經有幾十家,就是在2012年-2018年期間我們發展起來的。 目前,東部發達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已經基本完成,行業轉向中西部和東北這些欠發達地區發展。如果取消保底量,按照現在的預算,是中西部、東北欠發達地區的財政支付能力所承受不起的,同時,垃圾焚燒項目運用PPP模式,一旦地方的財政支付方式達不到,PPP項目有可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流產,不利于當地的垃圾圍城處理。 積極備戰高效發電技術 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衛認為,取消保底量的實施,對投資人高效垃圾發電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行精細化管理。 垃圾分類和垃圾焚燒發電應該是并存的關系,垃圾焚燒最終還是終端的手段,垃圾分類只是中間環節的優化手段。以日本為例,垃圾分類之后垃圾焚燒量還是上升的,它通過升級之后把垃圾焚燒廠進行改造,實現更好的垃圾量化處理。這應該是垃圾焚燒的精細化管理和高效運行的榜樣。 目前,保底量、電價補貼、超標排放征稅等政策,實際上倒逼垃圾焚燒行業必須提高自己的企業實力,必須從管理方面和參數方面去著手提高企業效益。 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綠色動力把操作過程進行流程化,把流程進行數據化標準化,最后通過信息化來實現精細化的管理。高效運行方面,則是從焚燒爐設計著手,進行標準化設計,向國際靠攏。通過高效高參數潔凈排放來滿足國內的最新要求,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滿足長周期安全環保的要求。 在論壇的最后,主持人中化商務公司副總工王愛軍做精彩總結,并提出績效管理是政府對于投資人按照合同的履約進行約束,引導投資人既要重視建設也要重視運營,共同推動垃圾焚燒發電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