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戰冰城為承諾
——中交二航局三公司哈爾濱地鐵項目冬季施工札記 中國傳媒聯盟 訊:(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管善志 何戰勝)寒冬臘月,北國冰城氣溫達零下25度,滴水成冰,蜿蜒美麗的松花江冰凍三尺。夜幕降臨,勞作了一天的人們紛紛回到溫暖的家中。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放棄闔家團聚,在寒冷的冬夜仍堅守在哈爾濱地鐵哈平路站保健路隧道改造施工現場,忘我工作,為兌現中交人向冰城人民許下的承諾。 鎖定節點,堅持冬施 中交二航局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哈平路站,為地下三層分離島式車站,與規劃地鐵4號線采用T型換乘,車站被既有保健路市政隧道一分為二,車站全長157.30米,最大站寬42.05米,最大開挖深度約為31米,設計工法包括了明挖順作、淺埋暗挖、蓋挖順作等多種工藝,是3號線難度最大的車站。作為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中的控制性工期節點,由于受遷改等原因影響,原定在2017年入冬前完成的保健路隧道半幅改造工程在冬休期來臨時只完成原定計劃的60%。 保健路隧道是連接哈爾濱市兩個主要城區的重要通道,能否按時恢復交通對載著巨大交通壓力的“冰城”來說意義重大,也對3號線二期一階段完成洞通節點、讓哈爾濱市民如期坐上3號線環城地鐵起著關鍵性作用。面對前期因各方面影響導致施工進度嚴重滯后的實際情況,能不能兌現冬季恢復隧道交通諾言,對二航局項目部領導班子是一次重大考驗。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選擇正常冬季停工,隧道持續封閉五個月,這對項目部來說既不用擔心冬季施工過程中出岔子,又不必增加投入,最為劃算,但是卻無法兌現年初給哈爾濱市民隧道通車的承諾,也會給3號線項目整體按時完工帶來隱患。另一個選擇是全員放棄冬休,有針對性的完善冬季施工方案,加大投入開始冬施,在2018年春節前完成隧道改造,兌現承諾。經過項目內部充分研討論證并得到業主單位批準后,項目部毅然選擇放棄冬休,全面開啟冬季施工。 “保健路隧道是重要的控制節點,確保其春節前通車是我們對哈爾濱市民許下的承諾。地鐵工程雖不及高鐵、碼頭等大型工程的氣勢磅礴,但它卻天天被市民看在眼里,如果做不好,我們損失的不是投入多少,而是中交人的信譽。哪怕冬季施工困難重重,我們也要信守承諾,說到做到!”參與決策的項目經理周正兵堅定的說。 團隊攻堅 兌現承諾 數九寒天的冰城,日平均最低氣溫降到零下21度,在這樣的條件下施工,真是困難重重。“哈爾濱的冬天冷,一杯水灑出去就是雪花,在這里我們就是吐口唾沫就是釘的人,既然說了兌現承諾,就一定要克服困難。”說這話的是項目技術團隊的負責人管善志。 然而這又談何容易,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下施工,在當地也鮮有案例,對于來自南方的項目團隊則更是缺少經驗。如何保證施工質量,特別是混凝土澆筑和養護溫度至關重要。項目技術團隊通過對現場調研、征求業主及專家意見、對比國內外同類型施工案例,最終采取了暖棚法和蓄熱法,即利用隧道的既有條件,新增三道防火保溫門,室內采用多臺暖風機加熱升溫,嚴格控制施工環境、混凝土入模、澆筑及養護溫度。經過多次論證和實踐,確保了冬季施工方案的有效可行,得到了哈爾濱地鐵集團及業主單位的認可。目前,保健路隧道正在全面施工,預計2018年1月底前將恢復交通,確保兌現春節前通車的承諾。 人生首次 不忘初心 多少次渾汗如雨,只因為始終相信。中交二航局哈爾濱地鐵項目部大部分是年輕人,有一部分還是“90后”、甚至是剛畢業的“新兵蛋子”。頭一次不能回家過年,頭一次在冰天雪地里施工,頭一次在零下25度中汗水濕透工裝……許許多多的頭一次讓這些父母眼中的孩子得到人生的洗禮,使他們在這里成長、成熟,成為中交的新生力量。 在這個中國交建二航局進行冬季施工緯度最高的國內項目中,施工人員堅定地踐行著“爭科技領先創管理一流”的中交二航企業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堅定和熱情,兌現承諾,為寒冬的冰城帶來陣陣暖意,傳揚中交美譽。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