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甬臺溫高速公路管理處排險保通記
中國傳媒聯盟 訊:(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許懿)“G15沈海高速公路往寧波方向麻岙嶺隧道(三門段),因隧道隱患緊急搶修需要,于7月22日晚緊急對該隧道實施交通封閉。經過各部門通力協作,施工作業單位晝夜緊急搶修,已提前完成搶修任務,經檢驗現已符合通行條件,定于今天下午14時取消交通管制,恢復正常通車。”8月6日,浙江臺州高速交警在微信群里發布的通車消息,令人振奮,同時也標志著浙江甬臺溫高速公路管理處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分流保暢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在這場分流保暢攻堅戰中,甬臺溫管理處部署周密,應對積極,措施到位;不懼高溫,不分晝夜,連續鏖戰;團結協作,眾志成城,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戰高溫,保暢通”的動人樂章。 快速反應,有序應對,制定方案 7月22日,因G15沈海高速公路寧波方向麻岙嶺隧道(K1591+053m-K1588+819m)出現險情,嚴重影響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需要緊急搶修,工程施工大致需要一個月時間。施工期間,上述路段寧波方向主線關閉,往寧波方向車輛將在三門、臨海北收費站實施分流。這樣長時間大規模的封道施工分流在甬臺溫管理處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G15沈海高速公路是唯一一條貫通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高速公路,承載著大眾出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任。甬臺溫管理處領導班子深知長時間封道分流將對這條交通大動脈的運行以及周邊地區帶來的巨大影響,同時也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接到通知后,甬臺溫管理處領導馬上兵分二路,分赴三門收費所、臨海北收費所以及寧海南收費所,實地調查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為交通組織方案的制定做準備。 當天晚上,管理處二樓會議室燈火通明,G15高速寧向麻岙嶺隧道搶修交通組織方案專題會議正在這里召開。班子領導和相關科室部門負責人放棄了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留下來共同研究,商量應對辦法。 經過認真細致的分析研究和與交警部門溝通磋商,7月23日,《G15高速寧向麻岙嶺隧道搶修交通組織方案》就在大家的努力下編制完成。決定采取24小時交通管制措施,在施工期間,寧波方向三門至寧海南(岔路)路段主線進行關閉,往寧波方向車輛在三門、臨海南實施分流交通控制、臨海北進口實施限流;對主線及收費站所交通管制資源進行有序配置,按一個班次制度配置管理人員,施工預警及各點分流配備交通管制人員58人,車輛18輛(不含交警預警車);同時,對施工交通組織封道、施工出現堵車后方預備分流操作流程、地方道路交通管制點及設施配置、交通管制設施配置、交通管制地方繞行方案、交通管制高速繞行方案、應急處置預案、臨時借道通行交通組織操作流程、突發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置等工作都作了詳細周密安排。同時,在《交通旅游導報》、FM93交通之聲和沿線情報板上發布施工告示,循環提醒過往車輛寧向三門出口實施分流交通管制,進行遠端誘導,管理處還及時制作發放封道分流指示圖,對接高德地圖APP,根據地方道路實際擁堵情況自動推薦分流下高速后的優化路線,及時引導車輛提前選擇合理行駛路線,為全面打贏此次分流保暢攻堅戰提供了組織保障。 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打贏保暢戰 三門收費所雖然是個小所,全所僅有6個進出口車道,20名收費人員,隸屬于臨海北中心所,但它卻是此次分流保暢的主戰場,承擔著巨大的封道分流壓力。 為了確保三門收費所能夠圓滿完成分流保暢任務,甬臺溫管理處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把三門收費所一個入口ETC車道改為出口MTC車道,車道配置從原來2進4出改為1進5出;原出口ETC車道加裝MTC設備,可同時操作ETC車輛和MTC車輛;在出口車道增設兩個便攜式收費機;在寧海南收費所增設一套出口MTC設備,以備麻岙嶺借道分流時應急使用。同時,從樂清灣抽調20名實習生到三門收費所充實人員力量;從三門收費所抽調4名收費員到寧海南收費所,從寧海收費所抽調8名收費員到寧海南收費所。經過合理調配,三門收費所每班次收費員從原來的6名增加到10名,寧海南每班次收費員從原來的3名增加到6名,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大流量分流情況下有足夠的人員可以調配使用。同時,印制三門出口分流線路指示圖3萬份,為分流下高速車輛提供方便。 7月24日,甬臺溫管理處又聯系滬杭甬公司再增加3個出口應急設備,其中一個是MTC和ETC混合車道,另外兩個為便攜式收費設備,從5個出口直接增加到8個出口,確保了車道正常有序通行,增加設備后每小時最高流量比之前增加111輛/每小時, ETC單車道最大通行流量304輛/小時,MTC單車道最大通行流量150輛/小時,大大加快了收費車道的通行速度。在實現同一車道內ETC程序和MTC程序同時運行,通過單車道挖潛手段,提升了現場的保暢能力。 經過14個日日夜夜的艱苦拚搏,甬臺溫管理處終于圓滿完成了此次分流保暢任務。從7月23日到8月5日,三門收費所共分流車輛138671輛,平均每日9905輛。其中ETC車輛占30%左右,客車占55%左右,貨車占45%左右。期間,出口通行狀況總體良好,只在7月27晚上(周五)出現了較大擁堵情況,主要是前往寧波方向的甬臨線交通事故引起車流量倒灌所致。 團結協作,眾志成城,譜寫凱歌 高溫!高溫!高溫!持續不斷的高溫。烈日炙烤著大地,空氣挾裹著熱浪,在三門收費所狹小的收費內外廣場,成百上千輛車輛排放的汽車尾氣使整個收費車道和收費區域變成了一個散發著騰騰熱氣的大蒸籠。就是在這樣一個令人窒息的高溫環境下,全體工作人員把滿腔熱情轉化為分流保暢的強大動力,團結協作,眾志成城,連續奮戰在分流保暢一線,涌現出一大批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先進人物和動人故事。 醫院“逃兵”陳曦英。“醫生,你再給我開點藥,讓我回去吃吧,沒關系的。”“不行,發熱成這樣,你必須打點滴了。”“真的很焦急,我們要施工分流,我要馬上回單位。”“不行,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出了事誰負責?你這么能扛,來找我干嗎?!”“要不,你給我扎針吧,我今天必須馬上趕快回去……”臨海北中心所所長陳曦英已經連續發燒幾天,因為抗臺不肯掛針和醫生討價還價說第二天來掛針,但22日下午,為了及時趕回所里準備分流工作,和醫生軟磨硬泡后終于逃出了醫院。此外還有放棄休假主動回來參加分流的臨海北收費員盧偉東,像“陀螺”一樣連軸轉的鄭顯良,高溫下揮汗如雨仍堅持在車道上指揮交通的管理處安全員葛鵬勇……這樣的人物和事故在分流過程中時時刻刻上演。白天,他們是司乘人員的“引路人”;晚上,他們是過境車輛的“導航燈”,他們恪盡職守,對經過的每一司乘人員進行耐心細致地提示,提醒他們安全駕駛事項,引導他們安全行駛路線,體現出了良好的職業操守和優質服務水平,檢驗了深化“優化服務提升年”活動效果。 眾志成城保暢通,砥礪奮進譜新篇。在這場分流保暢攻堅戰中,甬臺溫管理處一線員工充分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講奉獻”鐵軍精神,充分證明了管理處擁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員工隊伍,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高速公路的社會責任。高溫酷暑烤不垮堅忍不拔的精神,艱難險困苦擊不倒頑強不屈的斗志。這次分流保暢不僅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而且還為管理處應對突發事件和錘煉隊伍作風積累了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海諾) |